有自岳阳至者,以滕侯之书、洞庭之图来告曰:“愿有所记。”予发书按图,自岳阳门西距金鸡之右,其外隐然隆高以长者,曰偃虹堤。问其作而名者,曰:“吾滕侯之所为也。”问其所以作之利害,曰:“洞庭天下之至险,而岳阳,荆、潭、黔、蜀四会之冲也。昔舟之往来湖中者,至无所寓,则皆泊南津,其有事于州者远且劳,而又常有风波之恐,覆溺之虞。今舟之至者皆泊堤下,有事于州者,近而且无患。”问其大小之制,用人之力,曰:“长一千尺,高三十尺,厚加二尺,而杀其上得厚三分之二,用民力万有五千五百工,而不逾时以成。”问其始作之谋,曰:“州以事上转运使,转运使择其吏之能者行视可否,凡三反复,而又上于朝廷,决之三司,然后曰可,而皆不能易吾侯之议也。”曰:“此君子之作也,可以书矣。”
盖虑于民也深,则其谋始也精,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夫以百步之堤,御天下至险不测之虞,惠其民而及于荆、潭、黔、蜀,凡往来湖中,无远迩之人皆蒙其利焉。且岳阳四会之冲,舟之来而止者,日凡有几!使堤土石幸久不朽,则滕侯之惠利于人物,可以数计哉?夫事不患于不成,而患于易坏。盖作者未始不欲其久存,而继者常至于殆废。自古贤智之士,为其民捍患兴利,其遗迹往往而在。使其继者皆如始作之心,则民到于今受其赐,天下岂有遗利乎?此滕侯之所以虑,而欲有纪于后也。
滕侯志大材高,名闻当世。方朝廷用兵急人之时,尝显用之。而功未及就,退守一州,无所用心,略施其余,以利及物。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为滕侯纪,三宜书。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乃为之书。
庆历六年某月某日记。
公子少游侠,甘心信陵君。玉颜舒苕华,长剑吐浮云。
贤豪与争博,睚眦尝下人。弦高思救郑,晋鄙难摧秦。
慷慨请兵符,肝肠感三军。吁嗟乌合众,为阵何纷纭。
横戈当瞿唐,出没如鬼神。我扼其咽喉,贼气不得伸。
士卒坚如山,对垒动兼旬。
籍甚河阳地,江山秀色连。家声自岩野,帝梦协台躔。
彝鼎功镌勒,衣冠喜接联。相门当出相,贤父又生贤。
岁必为霖雨,舟宜济大川。渥洼龙种异,丹穴凤毛鲜。
击瓮知奇略,惜阴起妙年。五车胸磊磊,万卷腹便便。
韩柳堪同步,班扬可并肩。千言看落纸,一扫快飞烟。
未说才如锦,端知□似椽。斯文当振耀,吾道不沉绵。
挥麈谈喷麝,书麟思涌泉。鸰原真孝友,雁塔压儒先。
声价机云上,风流王谢边。两科能俯拾,百行更兼全。
当代江都相,今时司马迁。紬书蓬馆盛,主爵粉闱专。
致主心公正,经邦力勉旃。嘉谋辰必告,宣席夜应前。
遽向急流退,犹为郡绂牵。道州迎竹马,漳浦示蒲鞭。
一节方持远,十行俄促还。云霄知有路,雨露正无偏。
复喜升华省,重闻拥使权。望尘将负弩,夹道看帷褰。
善化能均被,仁风自广宣。片云时作雨,长夏水盈田。
赋已无三窟,民今戴二天。江湖欣有岁,鱼稻不论钱。
爵未称德耳,天宜厚报焉。宣劳更内外,清禁召腾骞。
岂但狨遮坐,仍须锦护鞯。华才方烨烨,王道正平平。
草诏金门手,调羹凤阁仙。勋华联竹帛,仪表称貂蝉。
馈鲤嘉辰应,垂弧异气躔。中元明日是,皓月隔宵圆。
南圃开奇卉,东湖泛瑞莲。屈卮浮蚁绿,曲篆引香旋。
善颂诗三百,深祈岁八千。再摩金狄久,不许玉枝坚。
鸿雁昂霄远,芝兰满砌妍。定知仁者寿,宁羡老而传。
自愧微生迹,尝蒙先正怜。顾方纡墨绶,应念忝青毡。
剩喜逢初度,将何见意虔。祺维遥献祝,敢继颂申篇。
登山不到罗浮巅,举足万里真徒然。瑶房璇室七十二,群真笙鹤长喧阗。
况支蓬莱一左股,金陵地肺遥相连。风云雷雨出其下,上界漭沆涵澄鲜。
夜来星宿照分野,有若榆树垂金钱。齐州九点尽可数,中原一缕摇轻烟。
就中飞云更奇绝,天门詄荡云联绵。银河屈注倒在背,帝座豁落平当前。
神霄斧凿施不下,鸟道岂有藤萝牵。何人筑亭在其下,循州太守今豪贤。
为亭命名曰子日,意象直探鸿蒙先。世间万事起根本,黄钟子气无不全。
静为动本太极理,循环迭运非言诠。阴阳旋转推昼夜,阳明玉烛光回天。
紫微垣中日杲杲,太阴螮蝀安能缠。此山三更坐见日,高与泰岱齐比肩。
天鸡大叫海水动,海中涌出金盘圆。羲和整辔升若木,神人枉用回秦鞭。
太守名亭复为记,二楼伐石为碑镌。大书年月人某某,千秋万世名山传。
附书仙人海琼子,倡和共掣云霞笺。平生济胜仗筋力,匡庐白岳随攀缘。
罗浮家山望咫尺,反似往昔游幽燕。山灵待我谢招手,不久黄鹄来高鶱。
洞门借骑蝴蝶入,峰顶或就桂父眠。烦君斸取茏葱七尺遗赠我,相酬先寄《飞龙篇》。
灵峰下插孤根深,石尖径仄俯百寻。乱藤慄上竞一水,幽奇相赏无古今。
结草小憩已山半,遥见飞流惟尺练。谷响沈沈送远音,纡行百折惊河汉。
横梁危跨越苍崖。清樽坐隔寒潭开。浮珠散气作五色,石光日影相荡挨。
缥缈天梯挂云穴,银痕倒泻漏扃鐍。雷雨潜移幽谷心,流向人閒逐生灭。
激沙溅石气奔放,江湖应失涛澜壮。寂寞荒山睥汝豪,为语涓流休荡漾。
细沬风惊扑面寒,铜瓯煎取非贪泉。世上清流一回首,举杯共吸山中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