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古风诗二首 其一

无儿晚读书,得之两河场。何待少陵诗,闪闪已生光。

深山秀兰芽,无人方自香。未央锁千门,可知曼修廊。

俯仰要自得,牺樽浪青黄。恶木热亦荫,盗泉渴须尝。

果能夺固有,利害置两傍。匪我亦匪人,用托宁见伤。

李之仪
  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猜你喜欢

珠履三千尽在门,争无国士解衔恩。棘门难作无遗类,死党宁闻报李园。

负剑出北门,乘桴适东溟。一鸟海上飞,云是帝女灵。
玉颜溺水死,精卫空为名。怨积徒有志,力微竟不成。
西山木石尽,巨壑何时平。

  红毛国,旧许与中国相贸易,边帅见其众,不许登岸。红毛人固请赐一毡地足矣。帅思一毡所容无几,许之。其人置毡岸上,但容二人,拉之容四五人。且拉且登,顷刻毡大亩许,已登百人矣。短刃并发,出于不意,被掠数里而去。

丛林鸟雀傲,委巷渔樵通。回看一卷石,坐失千华嵩。

藤萝行秋色,桧柏宿天风。投足岂在广,会心浩无穷。

楼台金碧拥南环,灯火千门夜不关。满地烟花春似海,三更人立磨盘山。

商风自何来,白云起秋色。梧柯下一叶,百卉萋未息。

天地方疾威,美者先受抑。捐生故有人,困馁焉足惜。

丰此百年躯,只为蝼蚁德。

满院红芳减复添,清微风细入重帘。秾香不使朝醒快,竟日蛮沉拥绣衫。

古淡林萦沼,清辉日漏云。
百梅先世植,一鹤旧侯分。
天引吟怀远,春供饮意醺。
徐卿二雏者,已解听论文。

褐衣亲策对中宸,三道精求素业陈。履迹见穿期仕汉,璧瑕因指不留秦。

云迷江树归艎促,翼退天阍客梦新。好俟乡人再推上,决科优等继平津。

少年骄气总消磨,万事纷纭梦里过。三载自持荤食戒,一心还被性宗魔。

凌烟阁上荣名好,聚窟洲边乐事多。今日酒酣都忘却,乱吟俳语作狂歌。

袖卷香罗日又曛,寸心都作锦回文。莫教吹动参差玉,惊断阳台一段云。

乞食遍京畿,春江一棹归。只留吟后槁,不受施来衣。

物外机应息,尘中迹渐稀。玉峰知到日,花雨积岩扉。

斜阳山雨外,秋色思无穷。柳叶飘干翠,枫枝撼碎红。
鬓毛看似雪,生计尚如蓬。不及樵童乐,蒹葭一笛风。

行祠筑傍蕊珠宫,砥柱狂澜障海东。一代才猷光竹帛,千秋文藻陋雕虫。

丹心抗疏孤忠在,黑发还家大隐同。祀典由来南国重,芳名谁复步长风。

吾家十笏小禅龛,清境迢迢梦亦谙。底事冰魂断消息,更无天气似江南。

西山排送来,周遭自环翠。
俗眼少见之,一览忘世味。
平生三径心,盍早赋归计。
纵落尘土居,不与章木敌。
公余事幽寻,清风拂衣袂。
最喜轩中人,所挹多爽气。
蓬蒿天地宽,万境发诗思。
白云未能閒,时出过窗几。
檐雨听夜语,池草生春媚。
山灵若相知,好风为裂眦。
余光虽力挽,回次那得致。

云叶银床落井柯,望断关河,肠断关河。年华冉冉去如梭,秋影婆娑,鬓影婆娑。

越女含情竹上歌,娇敛双蛾,愁敛双蛾。芭蕉冷语咽声多,客里风波,梦里风波。

一条带水隔云驰,三载离愁乱似丝。涂抹秋林作琼报,笔空深愧画中诗。

连云列戟羽林郎,苑树依然夕照苍。一狩北园盛车马,再寻东阁杳冠裳。

滫兰苦污生前佩,炷麝能升死后香。赫赫爰书铸惇史,天门折翼梦荒唐。

狂风吹古月,窃弄章华台。
北落明星动光彩,南征猛将如云雷。
手中电曳倚天剑,直斩长鲸海水开。
我见楼船壮心目,颇似龙骧下三蜀。
扬兵习战张虎旗,江中白浪如银屋。
身居玉帐临河魁,紫髯若戟冠崔嵬,
细柳开营揖天子,始知灞上为婴孩。
羌笛横吹阿亸回,向月楼中吹落梅。
将军自起舞长剑,壮士呼声动九垓。
功成献凯见明主,丹青画像麒麟台。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