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惺(1574~1624) 明代文学家。字伯敬,号退谷,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曾任工部主事,万历四十四年(1616)与林古度登泰山。后官至福建提学佥事。不久辞官归乡,闭户读书,晚年入寺院。其为人严冷,不喜接俗客,由此得谢人事,研读史书。他与同里谭元春共选《唐诗归》和《古诗归》(见《诗归》),名扬一时,形成“竟陵派”,世称“钟谭”。
布谷布谷解劝耕,蟋蟋蟀蟀能促织。州符县帖无已时,劝耕促织知何益。
安得生世当成周,一家百亩长无愁。绿桑郁郁暗微径,黄犊叱叱行平畴。
荆扉绩火明煜煜,黍垄馌饭香浮浮。耕亦不须劝,织亦不须促。
机上有馀布,盎中有馀粟。老翁白首如小儿,鼓腹击壤相从嬉。
春草兮青青,罗生兮满庭。望王孙兮不归,纷百草兮愁人。
结幽兰兮佩之,采莫采兮江蓠。东风发兮江渚,晞朝暾兮以雨。
荪亦乐兮有母,日承颜兮堂下。
把瑶华兮琼英,日方永兮岁未央。羌进拜兮羞余觞,春欣欣兮百草生。
草生兮有心,春复春兮焉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