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参子卢子师陈,癯如海鹤立我门。索赋五坞山房篇,予辞以病无能焉。
靡丽之词病子云,壮夫不为予何人。无已托歌于长言,五坞峙地五岳然。
又如五星之在天,夫在天者阳之神,其在地者阴之真。
阴阳合德天地浑,五子得之为舜臣。燮理阴阳亮天地,圣人成能在五伦,不然亦有五经存。
五事元来共一原,收拾溥博极渊泉。渊泉如地,溥博如天。
备我身变化,位育如屈伸。借问山房吾伊贤,听予长言闻不闻。
纷纷吏道誇吹毛,未肯留心效此曹。象齿好辞降二妙,鲈鱼归思羡三高。
吟毫未秃好千兔,诗轴须联十五鳌。敢道严霜起中夏,益知趁韵有龙褒。
故国悲遗老,南邦忆羽仪。巡方先帝日,射策德陵时。
落照辞乌府,秋风散赤墀。行年策八十,当世历兴衰。
廉里居龚胜,绵山隐介推。清操侔白璧,直道叶朱丝。
函杖天涯远,杓衡岁序移。无繇承问讯,秪益叹差池。
水没延州宅,山颓伍相祠。传家唯疏草,累德有铭碑。
洒涕瞻乡社,论心切旧知。空馀岁寒谊,不敢负交期。
苏,固始人,南曲为当今第一。曾与说书叟柳敬亭同客左宁南幕下,梅村先生为赋《楚两生行》
吴苑春如绣。笑野老、花颠酒恼,百无不有。沦落半生知己少,除却吹箫屠狗。算此外、谁欤吾友。忽听一声《河满子》,也非关、泪湿青衫透。是鹃血,凝罗袖。
武昌万叠戈船吼。记当日、征帆一片,乱遮樊口。隐隐柁楼歌吹响,月下六军搔首。正乌鹊、南飞时候。今日华清风景换,剩凄凉、鹤发开元叟。我亦是,中年后。
先生讳载,字子厚,世大梁人。少孤自立,无所不学。与焦寅游,寅喜谈兵,先生说其言。年十八,慨然以功名自许,上书谒范文正公。公一见知其远器,欲成就之,乃责之曰:“儒者自有名教,何事于兵!”因劝读《中庸》。先生读其书,虽爱之,犹未以为足也,于是又访诸释老之书,累年尽究其说,知无所得,反而求之六经。嘉佑初,见洛阳程伯淳、正叔昆弟于京师,共语道学之要,先生涣然自信曰:“吾道自足,何事旁求!”乃尽弃异学,淳如也。
京兆王公乐道尝延致郡学,先生多教人以德,从容语学者曰:“孰能少置意科举,相从于尧舜之域否?”学者闻法语,亦多有从之者。上嗣位之二年,登用大臣,思有变更,御史中丞吕晦叔荐先生于朝。既入见,上问治道,皆以渐复三代为对。上悦之。会弟天祺以言得罪,乃谒告西归,居于横渠故居。
横渠至僻陋,有田数百亩以供岁计,约而能足,人不堪其忧,而先生处之益安。终日危坐一室,左右简编,俯而读,仰而思,有得则识之,或中夜起坐,取烛以书,未始须臾息,亦未尝须臾忘也。又以为教之必能养之然后信,故虽贫不能自给,苟门人之无赀者,虽粝蔬亦共之。岁值大歉,至人相食,家人恶米不凿,将春之,先生亟止之曰:“饿殍满野,虽蔬食且自愧,又安忍有择乎!”甚或咨嗟对案不食者数四。
会秦凤帅吕公荐之,诏从之。先生曰:“吾是行也,不敢以疾辞,庶几有遇焉。”及至都,公卿闻风慕之,然未有深知先生者,以所欲言尝试于人,多未之信。会有疾,谒告以归。不幸告终,不卒其愿。
刘侯磊落人中彦,早年献策金鸾殿。骤雨惊风笔阵雄,祥云丽日文采绚。
远衔君命来淩江,休养生息敷春阳。疲癃枯朽发华彩,良善奸匿分毫芒。
政成六载朝宗国,策马驱车出城郭。戴白垂髫不忍离,但愿车轮生四角。
以手扳其辕,手腕欲断何足怜。正如孺子失慈母,我侯不留情凄然。
以身卧其辙,躏轹不涅肌体折。宛似游鱼望西江,我侯不留心愈热。
借也天路遥,陈情上都宪。都宪为请留,民情乃欢忭。
呜呼,孰谓古今人不同,我侯德政比黄龚。我居异邑闻清风,为挥长句歌时雍。
循良有传谁能读,泐诸珉玉垂无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