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景阳司训自郡中还过小瀛

客舟何悠悠,来自天际头。水荇动微飙,旭日孤帆收。

云是樗里子,薄言与同游。维南有嘉木,好鸟时相求。

对此终日夕,聊以忘吾忧。未应小瀛月,虚系荡湖舟。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猜你喜欢
昔日股肱守,朱轮兹地游。繁华日已谢,章句此空留。
蔓草佳城闭,故林棠树秋。今来重垂泪,不忍过西州。
一生坐与蛇添足,万事不如龟缩头。
亦笑军持太多事,孤桐自了月明秋。
好在曾夫子,宁知晤语期。
倚毗离楚日,鼓吹入夔时。
赤甲薰风近,黄堂淑景迟。
相望邈坤轴,空咏竹枝词。
水净偏明眼,城荒可当山。
青林无限意,白鸟有余闲。
身致江湖上,名成伯季间。
目随归雁尽,坐待暮鸦还。

南北芝泉一涧开,穿花度柳势萦回。不须元巳方修禊,才遇良辰便泛杯。

行止岂由人智巧,沉浮长与客惊猜。急流一去谁难进,却有先游殿后来。

一枕秋风两处凉。雨声初歇漏声长。池塘零落藕花香。
归梦等闲归燕去,断肠分付断云行。画屏今夜更思量。

白也高楼上切云,巉矶嶪嶪水粼粼。先生去后为长句,海内于今有故人。

我亦能来醉江月,君从何处倚秋旻。临流无限瑶华忆,咫尺风波未可陈。

擘仙丝,写美矉,依然南国娉婷。石畔浣纱今在否,溪流犹为人清。

兴亡吴越眉颦上。鸱夷枉铸遗像。日暮百花洲下路,珊珊步屧馀响。

相思回梦入青扉,隔夜红绡月色微。
巫峡行云含雨出,章台折柳带春归。
颦开镜里行沾黛,笑拂床头旧舞衣。
怪得莺莺憔悴死,鸳鸯花下又双飞。

苍然拳石具林峦,上有菖蒲八节滩。洛浦毵毵馀玉佩,蓝田拂拂长琅玕。

著身便恐移天姥,濯发还疑借洧盘。割爱赠予铭座右,斓斑鬓影照应难。

三月临平路。趁濛濛、好风十里,吹成香雾。山里花光三百顷,山外一帆人去。

更多少、夕阳洲渚。无奈碧波回眼看,恁多情、不解留侬住。

旖旎煞,数声橹。

故园节物谁堪语。正清明、莺歌巷陌,燕泥庭户。料得花前同上寿。

细数行程何处。说客里、风光偏苦。手把柳枝从头记,叹何曾、此物供羁旅。

者离别,忒无绪。

玉英期共采,云岭独先过。应得灵芝也,诗情一倍多。

绿绨传诏下天畿,驿驭骎骎拥使騑。境上人瞻司马节,里中昼耀买臣衣。

宾帷华履侵宵会,农野朱轓带雨归。方有壮图深许国,庾园无计恋芳菲。

拙宦终无补,浮荣空自怜。
承明难谒帝,中夜苦忧天。
受赏何颜色,蒙恩忆岁年。
将辞燕市月,归向汶阳田。
学古既到古,反求鉴者难。见诗未识君,疑生建安前。
海畔岂无家,终难成故山。得失虽由命,世途多险艰。
我皇追古风,文柄付大贤。此时如为君,果在甲科间。
晚达多早贵,举世咸为然。一夕颜却少,虽病心且安。
所居似清明,冷灶起新烟。高情懒行乐,花盛仆马前。
归程不淹留,指期到田园。香醪四邻熟,霜橘千株繁。
肯忆长安夜,论诗风雪寒。

故人如野鹤,烟暝忽飞来。我亦横江去,丹霞半壁开。

沧波留断梗,蜡屐更荒台。头白谁相待,孤生笑草莱。

车轧轧,水活活。谁家田翁勤种田,插秧田中量疏密。

呼童课仆运秧马,俯首泥行股无䯋。今日车水满,明日祝秧活。

不知何日秀且颖,筑场刈禾赋秷秸。大儿读书如养苗,勿忘勿助不敢揠。

小儿读书心孔开,惟恐卤莽与灭裂。主人有田复有儿,书味酒香满一室。

呼童留客和田歌,田家之乐乐如何!

朝游栖霞岩,午过栖霞寺。寺古风泠泠,松篁起清吹。

拾级登空亭,凉雨随客至。老僧能敬客,椒荈相妩媚。

久坐山雨歇,衣襟湿寒翠。听月期良宵,呼云与同睡。

释尊拈起枝花,分明勾贼破家。
致令千古之下,儿孙逐恶随邪。

曾访鸥波叟,为余画水村。平田青接岸,深柳绿当门。

百里程非远,三高迹好论。迟君同听雨,浊酒一开尊。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