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门高弟知多少,文庙登歆见此儒。腾谤纵饶孙觌辈,处心无愧展禽徒。
南方三子元相并,东庑诸贤只么俱。礼乐敢容轻议在,拥衾终夕梦夷夔。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
成连去我久,清兴窈如昨。来逢海月明,遂践携琴约。
淙淙水鸣弦,心手两无著。馀音入风林,坐使衣裳薄。
夜分江婓悲,古调久不作。行将遍名山,远梦接衡霍。
去冬冬至。刚雪霁梅花,山楼残醉。儿女灯前感叹,宛如梦寐。
春来重订王孙约,竟淹留、又攀丛桂。青阳下榻,玄霜解缆,顷刻间事。
念晨夕、盘餐并对。更寒雨鸡鸣,暖风花坠。巴里联吟古调,逊君佳细。
云门旧誓寻难度,顿阳关、衰柳摇曳。几时还看,宾鸿万里,碧天留字。
昧旦从吏役,中昃既休閒。慨然田野兴,策马从近关。
谢公虽朝裾,雅意存东山。相期物外游,待我季孟间。
晴阳煦烟郊,蔼蔼春气还。南溪已浮冰,乱石声潺潺。
意得境弥好,形劳心讵艰。名园得暂息,奇树多可攀。
去水贯林竹,脩篁夹澄湾。波光龙蛇行,微风鸣佩环。
窄径偶深入,交柯存勿删。并流一长啸,照影清心颜。
胜事岂有尽,向此同蒯菅。发兴自我辈,忽如远尘寰。
严城迫归鞅,夕阳稍朱殷。后游期不忘,秀卉春斓斑。
长嬴何苍凉,大火不烘爆。烛龙西北死,踆乌东南蹙。
迟迟凌曾桑,忽忽下蒙谷。钧天不敷华,群阴岂全伏。
金星似火赤,未旰即动角。应感阴沴盛,转讶日晷促。
羲和职业废,寒暑事反覆。麦秋犹寒衣,絺绤未即录。
雄风来蓬蓬,惨怛蜚大屋。扬雾清昼昏,愈觉白日速。
迅雷不发荣,虺虺振坤轴。三时无雨泽,何以升五谷。
蝝螣复不仁,延祸到朴樕。近闻河内外,数载茹草木。
更兼豺虎繁,死者十五六。诸公乐安稳,群倖厌梁肉。
万姓亦何罪,坐使蒙螫毒。以兹和气乖,无怪边衅踧。
天人象已显,岩庙计须熟。缅思弘治化,历历在耳目。
燮理得所司,气侯有攸属。八风率顺序,五纬不愆毂。
廿年宣重光,万国昭玉烛。平路生广庭,箑脯出荒服。
所以覆帱下,老不闻杀戮。中遭屡更变,美意尚可掬。
勖哉柱石翁,弘治是龟卜。狂夫不解事,岂敢糜廪禄。
仓皇杞人忧,凯切麦丘祝。但愿丽大明,末光普曾曲。
灵雨沐霁景,初暾散朝暄。林莺哢馀春,砌药开当轩。
泫妆露泥泥,舞袂风翻翻。流光不我迈,久怀迟君论。
于以乐樽罍,于焉倾笑言。
惜别重行行,高风落雁声。野阴朝雨急,江静夜波明。
弋水旁通越,灵山曲绕城。此邦多故旧,送子不胜情。
药莒藤筇杂贝编,藏名已分石泉边。蓬蒿有径缘谁扫,风月无人只自专。
花外昨朝青鸟信,竹间何日紫骝鞭。疏狂解似饶清兴,翻笑山阴雪夜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