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地大震。余适客稷下,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相顾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
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泼丈余,鸡鸣犬吠满城中。逾一时许,始稍定。视街上,则男女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后闻某处井倾仄,不可汲;某家楼台南北易向;栖霞山裂;沂水陷穴,广数亩。此真非常之奇变也。
太行与王屋,离之自夸娥。浮山海上来,谁为合之罗?
想见初来时,驱海生洪波。连巢移凤鸾,闭穴潜蛟鼍。
仙山落人间,一失成蹉跎。我亦海上来,今日相经过。
登高极远望,去日常苦多。转眼沧与桑,麻姑鬓应皤。
蓬莱渺何许!奈此仙山何?
天阙移楼观,来供帝子亲。明光扶日域,远势接星津。
瑞霭常濛润,清风每拂尘。图书惟左右,脂粉却参辰。
觅句多诗髓,开谈即道真。槐阴瞻五学,芸馥见三神。
雨露恩方渥,江山景倍新。愿言增万柱,寒士并栖身。
晓风残月酒醒迟,半榻茶烟一卷诗。秋色满园关不住,东篱又近菊花时。
不寝忽抛枕,月色况投罅。呼儿手筇枝,召厮导镫杷。
仰见河鼓明,云光净如砑。虫语方欲稀,市声犹未罢。
踏月思访幽,过桥仍命驾。打门应苍头,主人出相迓。
由来意外逢,熟识翻成乍。婢醒点茶来,妇起从楼下。
数钱问邻酤,陈果当厨炙。忆子未二十,同业逻水舍。
往复讨陈编,无冬亦无夏。谈谐每竟夕,似儿嗥不嗄。
转瞬五十年,迅逝同一跨。古人云秉烛,此义不予诈。
诗成且归去,病老正多暇。傥许数过从,街静何曾夜。
道旁僵卧满累囚,过去旃车似水流。
红粉哭随回鹘马,为谁一步一回头?
随营木佛贱于柴,大乐编钟满市排。
虏掠几何君莫问,大船浑载汴京来。
白骨纵横似乱麻,几年桑梓变龙沙。
只知河朔生灵尽,破屋疏烟却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