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魏都

炎运精华歇,清都宝命开。帝里三方盛,王庭万国来。
玄武疏遥磴,金凤上层台。乍进仙童乐,时倾避暑杯。
南馆招奇士,西园引上才。还惜刘公干,疲病清漳隈。
李百药
  李百药(565--648),字重规,定州安平(今属河北)人,唐朝史学家、诗人。 其父李德林曾任隋内史令,预修国史,撰有《齐史》。隋文帝时百药仕太子舍人、东宫学士。隋炀帝时仕桂州司马职,迁建安郡丞。后归唐,拜中书舍人、礼部侍郎、散骑常侍。人品耿直,曾直言上谏唐太宗取消诸侯,为太宗采纳。曾受命修订五礼、律令。另外,据《安平县志》载:李百药及家族墓地遗址在今河北省安平县程油子乡寺店村南。
  猜你喜欢
威仰噤死不敢语,琼花云魄清珊珊。溪光冷射触鸀鳿,
柳带冻脆攒栏杆。竹根乍烧玉节快,酒面新泼金膏寒。
全吴缥瓦十万户,惟君与我如袁安。

进艇吾能远,携尊客许同。青天开万象,白浪失千鸿。

蓂荚细堪数,蘼芜寒几丛。渔歌稍稍起,知在石湖东。

箫声幽咽出邻舟。彷佛忆扬州。多应离绪难遣,故付与、别人愁。

江月上,浦云收。夜难难。我歌谁和,心在吴天,梦落秦楼。

公等文章班马俦,偶来联步上瀛洲。天恩又许归乡里,同泛南风五月舟。

空笼帘影隔垂杨。梦回芳草池塘。杏花枝上蝶双双。春昼初长。
强理云鬟临照,暗弹粉泪沾裳。自怜容艳惜流光。无限思量。

家本蓬莱海中住,日出咸池见乡树。劫灰飞到仙山来,身骑白鼋且西渡。

一枝借住刺桐城,书剑常为闽峤行。射乌山头吊霸主,狂歌醉舞不胜情。

天公为余添眼福,风送征帆来沪渎。吴姬一笑终年留,用尽金钱欢未足。

到处流连似贾、胡,不知客路有穷途。只今已发归欤叹,犹载琴樽泛五湖。

故人梁鸿苦相忆,昨驰尺素问消息。缄情遥寄一诗筒,夜梦逢君龙伯国。

驾石为桥竹作笆,萦纡流水护人家。轻风几阵清香送,开遍田间晚稻花。

一登文石陛,立拜紫泥书。省户方通籍,弦歌想下车。

飞凫来不远,唳鹤听何如。莫作陶彭泽,田园与世疏。

陟幽涧兮掇崇兰,葛藟藟兮路巑岏。思美人兮泪汍澜,心摇摇兮不能餐。

采芳兮寄远,望佳期兮日晚。日云晚兮霜露多,兰兮兰兮奈若何。

子有忧世心,蒿然见眉睫。
崇交拟昔人,西风寄三叠。
作诗匪雕锼,要与六义涉。
臣甫再拜鹃,高风或可蹑。
肯作蟋蟀鸣,悲凉和秋叶。

莲幕清曹粉署仙,福兮祸倚岂其天。座隅异物鵩来止,地底佳城马不前。

万里青云今巳矣,两枝丹桂竟徒然。阿奴莫爱声名好,碌碌持家亦自贤。

危楼五叠势摩霄,俯视沧溟若一瓢。南服车书归汉属,故台无复见任嚣。

黄河西渡出平沙,汝颍东流千里遐。
给饷当年秦令史,封侯不种青门瓜。
幂幂敛轻尘,濛濛湿野春。细光添柳重,幽点溅花匀。
惨淡游丝景,阴沈落絮辰。回低飞蝶翅,寒滴语禽身。
洒岳摧馀雪,吹江叠远蘋.东城与西陌,晴后趣何新。

去去来来年复年,中天玉兔又重圆。寒潭秋水浑如旧,对户青山不似前。

筇杖扶僧从顶下,游船载酒放歌还。相逢莫问沧桑事,两度登临岁月迁。

年年问讯乡园使,齿发祗如初别时。共喜承恩当晚暮,曾闻卜寿过期颐。

三餐不换公卿贵,内行还堪族党归。凭仗春风阶下竹,平安长报客边知。

他人哭我我无知,我哭他人我则悲。
今日我悲君不哭,先离烦恼是便宜。
剑外春馀日更长,东园留醉乐高张。松杉露滴留情泪,
桃杏风飘不语香。莺恋叶深啼绿树,燕窥巢稳坐雕梁。
也知留滞年华晚,争那樽前乐未央。

忠孝艰屯萃一身,梨洲世不数诗人。刊余华藻无宁拙,掬尽衷肠只是真。

展阵开旗便要赢,谁知御驾不亲征。把定锵旗收阵脚,直向熊峰不出兵。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