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萧石城袖示壬午李漕革夫劝驾诗

阅三十载墨犹新,公是当时第一人。
马革伏波惭立柱,羊裘严濑老垂纶。
观宾可以观其主,在子胜如在乃身。
多少汗颜君袖手,凭谁举酒问穹旻。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河间尚征伐,汝骨在空城。
从弟人皆有,终身恨不平。
数金怜俊迈,总角爱聪明。
面上三年土,春风草又生。
百万人家户不扃,管弦灯烛沸重城。
游车正满章台陌,为报天鸡莫浪鸣。
与君尝此志,因物复知心。遗我龙钟节,非无玳瑁簪。
幽素宜相重,雕华岂所任。为君安首饰,怀此代兼金。
岩居多水石,野宅满风烟。本谓开三径,俄欣降九天。
穿林移步辇,拂岸转行旃。凤竹初垂箨,龟河未吐莲。
愿持山作寿,恒用劫为年。

缘崖踏石层。

吴侯自学道,往往造渊静。不以宇宙广,而为一涂竞。

桃李常不言,侪类辄爱敬。乃知君子器,宜从大夫政。

在朝量已优,告归韵尤胜。名班三殿旁,身逐一帆正。

花落春水生,天合松陵镜。或逢乡曲人,争席昧名姓。

刈草先人庐,种松邱垄径。倏忽秋风生,相望北枝劲。

所恐竟脱屣,杳与海鸥泳。

忆昨追随试有司,少年先听鹿鸣诗。老无时命吾何恨,君负才名众所推。

盛世岂容驹在谷,云逵行见羽为仪。马蹄轻疾香尘起,万里天风拂桂枝。

春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葩堆雪。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人间天上,烂银霞照通彻。
浑似姑射真人,天姿灵秀,意气舒高洁。万化参差谁信道,不与群芳同列。浩气清英,仙材卓荦,下土难分别。瑶台归去,洞天方看清绝。
白烟昼起丹灶,红叶秋书篆文。
二十四岩天上,一鸡啼破晴云。
风呼山鬼服役,月照天薇结花。
江暖客寻瑶草,洞深人咽丹霞。
寒暑分明说向君,不容拟议辨疎新。
匾担蓦折两头脱,举目长空一笑新。

凝烟芳草入疏帘,过雨闲花点涧泉。正是清明时节近,鹧鸪啼过夕阳天。

荡轻桡、绿杨花软,苍茫远水无际。菱花似雪铺湖面,掩映嫩红娇翠。

枝叶肥。喜指爪玲珑,不怕纤芒刺。含芳孕美。想沁雪诗肠,粲花妙舌,恰称此清味。

红尘里。多少虚名幻利。萧闲怀抱能几。沿堤采采归来晚,摇荡满湖云气。

柔橹曳。惊宿雁成行,齐向沙汀避。斜阳蓬背,正细剥青冰,乱堆软角,醉唤水仙起。

恨入春愁容易醉。醉染桃红,愁展眉峰翠。昨梦春深花似海,重来点点沾衣袂。

门巷依稀犹省记。冉冉斜阳,画出相思地。拾得残红空掩泪,人间哪有西流水。

垂帘踪迹混沈冥,偶话乡尘亦细听。龟伏药畦机已晤,鹤惊松露梦初醒。

呼童拾栗供茶果,索我题诗记竹亭。解道宦情随处好,古今浓淡付空青。

昔年郊野逐行旌,马上风烟今古情。枯木远当人面立,白云低向屋头生。

召陵地僻初无县,博浪沙横旧有城。零落雄图同怅望,驿亭为我觅题名。

长官爱菊迈常情,有甚东篱嗅落英。祗恐偷儿窥绝品,不教放蕊只观茎。

埽尽法中病,生憎佛是尘。堂堂一坚密,春至百花新。

年主九秩开,凡脸映碧眼,
心静寸心安,味穷百事懒。
由中以至和,闻道亦非晚。

登登铁山最上头,北望云中忆去秋。大将牙幢云烬冷,丑胡毡帐风沙愁。

塞翁早识宁须马,渔父先几只任鸥。回首阴山千里外,汉朝图籍属中州。

飞步青莲花,耸身凌紫霞。天鸡弄海色,西挂三峰斜。

咽漱太阳精,逍遥金母家。长安日下影,回首望京华。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