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比部花园十二首 其五 春色园

千花争笑日,百卉斗鸣禽。阳春真可贺,莫惜千黄金。

郭正域,江夏人,郭应聘之子,明朝政治家。神宗万历十一年(1583年)进士,授编修,历礼部侍郎。博通经籍,勇于任事,有经济大略,人望归之,郭正域与沈鲤、吕坤同被誉为万历年间天下“三大贤”。牵连到楚太子狱之事。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三月,礼部尚书冯琦病故,由郭正域代理尚书。官至礼部侍郎。谥文毅。
  猜你喜欢
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
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
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
仰穿龙蛇窟,始出枝撑幽。
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
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
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
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
回首叫虞舜,苍梧云正愁。
惜哉瑶池饮,日晏昆仑丘。
黄鹄去不息,哀鸣何所投。
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
飞辔络绝景,访我同心人。
解驾三秀岭,濯足玉华津。
晤言会良契,携手凌高晨。
扬旌出阊阖,羽节趣群真。
入宴明霞馆,回軿过始青。
音灵散空洞,逸响萦云营。
倏忽九万里,流目低蓬瀛。
玉妃款清话,偃盖希林庭。
顾此失彼彼簪缨客,宠辱劳汝形。
神仙有真诀,胡不希长龄。

细读石屏记,堪嗟老病身。谁知饥欲死,曷取寿长贫。

雪片丰年瑞,梅花腊月春。今朝一杯酒,谁道是生辰。

曾揩醒眼奕棋傍,松柏孤高耐雪霜。西蜀搜奇到金马,南邦颂德继羔羊。

梅边生意传春信,笔底新诗灿夜光。运动枢衡当接踵,小烦千骑上东方。

乌衣历历是名家,人物于今比晋多。俗论不侵挥麈话,壮怀都付缺壶歌。

虽无金埒堪调马,赖有黄庭可换鹅。见说长江欲飞渡,那须冰合望滹沱。

风里行云不自由,低眉重整玉搔头。桃根纵有飞花渡,燕子宁无接翅楼。

南归欲觅旧柴门,何意弹冠赴特恩。三径未成重理楫,千山遥忆隔啼猿。

香侵蓼国飘红粉,露滴荷房泻绿尊。远岸菁葱连雨足,閒鸥飞泛点秋痕。

朝廷有道思良弼,彤管承家愧昔媛。新月含辉云外吐,斜峰倒影浪中翻。

偶来坠叶惊诗思,厌听严更搅梦烦。晚泊村宵难喔喔,平原戌猎鹿奔奔。

天涯篷转随征雁,泽畔桑深卧野豚。银汉乍回青鹊羽,金风渐返木樨魂。

知君自为苍生出,从古惟闻绮皓存。把酒漫同儿女醉,频年忧患不须论。

晓庭微雨濯瑶华,愧杀群芳醉落霞。恐与蟠桃共花谱,三千年一耀灵葩。

清商变炎景,蘋末回高飙。之子有远行,方舟已齐桡。

兹行何所之,钟陵郁岧峣。于时际昌运,四海胥来朝。

严君任王家,玉佩联金貂。岂不有所怀,怅望川原遥。

今辰复何辰,草虫鸣要要。感此秋气集,颇觉心旌摇。

趋庭会有期,俪立英琼瑶。出门道可由,进学德乃昭。

去去当努力,焚膏永凉宵。

冲和牧养循天数。暗契运行躔度。阴阳恋态,风雷云电,相凝作澍。

点滴灵源注。遍浇溉、宿尘难污。显曲江莹静,乌擒玉兔,桂柯宿,吐红雾。

二气氤氲结聚。散金光、三曲密布。炼成健体,童颜滋润,飞行馀裕。

神变超尘,趣表清净,真容全露。是劫来一段,通天活计,在人人悟。

乘辇夜行游,逍遥步西园。
双渠相溉灌,嘉木绕通川。
卑枝拂羽盖,修条摩苍天。
惊风扶轮毂,飞鸟翔我前。
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
上天垂光采,五色一何鲜。
寿命非松乔,谁能得神仙。
遨游快心意,保己终百年。

翠怯春寒叶未高,玲珑石畔托根牢。晓来记得题新句,露湿先生紫兔毫。

易田老翁当代儒,说剑先后有两图。蓬心画意不画剑,芝山剑与琴书俱。

翁口悬河证桃氏,旨趣本与蒙庄殊。我亲几杖凡几面,咳唾落地皆经腴。

纯钩有七我未睹,寒铓定使妖魅逋。惟从画卷资考订,腊广如鬣谁知乎。

一椽老屋安几榻,点缀杂以松杉梧。紫阳山馆正寒雨,夜窗独坐红镫孤。

龙身虎气跃纸上,引杯直欲倾百觚。少年击剑虽未学,此心自许雄万夫。

烛花剪穗吐光焰,搦三寸管胆气粗。天晴从公得把玩,规制请用溪藤摹。

醉卧拥孤剑,凉飙吹敝帏。耿耿长剑光,激射明月辉。

宵兴不能寐,四顾增吁欷。壮心耗蠹简,老泪滋秋衣。

相彼腐草萤,乘时尚飞飞。秋气入病骨,秋声搅愁心。

商歌与商丝,十指不成音。摧却白玉琴,寂听候虫吟。

星晨散晓芒,竹柏森夕阴。岁月日以远,沧海日以深。

几见珊瑚枝,化作锦绣林。丛愁不可道,积露泣衰草。

绿鬓朱颜人,风前几回老。寂寞太玄文,凄凉封禅稿。

富贵未足矜,贤达岂自保。晶莹万里天,千古同浩浩。

人生无百年,百年亦徒然。颇知此身幻,那得万虑捐。

勉敦诗书好,强与鱼鸟缘。石火不返石,泉流不恋泉。

晓月无远耀,秋葩逞孤妍。徘徊盼长道,目极心忧煎。

水波潜虬出,风逆翔鸿偃。恣君耳目娱,神物逝已远。

素心谅不欺,忧至一朝践。众女愧朱颜,孤美讵云免。

谦柔得自持,华色自难损。日夕谢光荣,思君徒晼晚。

凉分一半秋,此夜客吴州。
无侣共明月,唤醒同倚楼。
天虚云气尽,风静桂香浮。
遥忆前年醉,狂吟沧海头。
如来藏中有一常圆之月,大如车轮,
冷如冰雪,犀牛扇子何曾别。
怒涛推出海,恰值中秋节。
若也唤作白莲花,浮出龙王宫。
我道玉川子,胡说乱说。
野外苔矶好,孤舟未可抛。
碧溪沿谷口,晴柳护塘坳。
波静鱼吹沫,林深鹊隐巢。
轻云障暖日,间思渺春郊。
广宁门外二千程,齐鲁河淮坦迤行。
突据冈峦高垒险,全收吴楚大江横。
南唐入宋沿州堞,西日回风度使旌。
老我重题秣陵柳,不知犹似昔年情!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斅学半。”其此之谓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其此之谓乎!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以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学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