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出黄山寺

晓上篮舆出宝坊,野塘山路尽春光。
试穿松影登平陆,已觉锺声在上方。
草色溪流高下碧,菜花杨柳浅深黄。
杖藜切莫匆匆去,有伴行春不要忙。

译文与注释

译文
破晓时分就乘着竹轿离开了寺庙,野塘边、山路旁尽是一片春日景象。
穿过层层松林登上坦途,只从山颠云际隐隐约约传来阵阵的钟声。
岸上的草色和溪里的水色上下一片碧绿。菜花是深黄色的,柳条是淡黄色的。
拄着手杖下轿子,不再匆匆一览而过,有同行的伙伴一起就不要走马观花,浅尝即止。
注释
篮舆:及竹轿。
宝坊:是对寺庙的敬称。
杖藜:拄着手杖行走。

赏析

  这首诗可分两层,前六句为第一层,叙事与写景,概括表现了山间的美景,详细描绘了山下的田野风光;最后两句为第二层,议论抒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大自然的无限眷恋之情和独到的审美感。

  作者首句即点题,说明自己天一破晓便乘竹轿离开寺庙了。这里没有申说留宿寺庙的原因,宋代和尚多有能诗者,有些使命还很大,作者也许昨夜是与黄山寺一位诗僧切磋诗艺,探讨哲理,大有所得,余兴犹存;出的庙门,又见一路春光扑面,春色宜人,因此格外松兴。“野塘山路尽春色”一句,概括了下山途中的景物。这里作者之所以没有细细勾勒野塘边、山路旁的景色,是由于天刚破晓,景物尚在朦胧之中,不宜看得真切,加上作者又是乘坐竹轿,不比步行能驻足细赏。但一个“尽”字,见一路映入诗人眼帘的尽是明媚的春光,已足以传达出满心愉悦之情了。

  山路曲曲,松林层层。从“穿松影”一语可见下到山脚,登上坦途,太阳已经升起了。黄山寺已被层峦叠翠所遮,只从山颠云际隐隐约约传来阵阵的钟声。山之松、林之密、路之远,尽在不言之中。

  下得山来,“平陆”的春光与“山路”相比,又有动人之处。颈联“草色溪流松下碧,菜花杨柳浅深黄”,写出了春日田野风光的特征。一条小溪,蜿蜒曲折,碧波荡漾;溪岸两旁,郁郁葱葱,碧草吐芳。草在岩上绿,水在岸下绿,是水绿了草?还是草映绿了水?一片片菜花翻波涌浪,一排排杨柳婀娜多姿,菜花黄得浓,柳丝黄得淡,浓淡相间,深浅相配,协调和谐,宛如画境,真可谓”撩人春色不须多”。置身于这生气盎然的一片大好春光之中,谁人能不动情呢?

  “杖藜切莫匆匆去,有伴行春不要忙”。诗人在撩人春色的诱下,终于从竹轿上走下来了。他不满足于“坐轿观花”,而要拄上藜杖,漫步田野,细细地欣赏体味。大自然的千姿百态,春天里的万紫千红,匆匆流览,岂能深刻体会到个中三昧?所以诗人劝告同行之人,“有伴行春不要忙”。这里既流露出对美好春光的无限眷恋之意,又谈出了一种生活中审美的经验;在观赏美景时,应该保持一种松度闲适的心境,细细观摩,慢慢体味,才能深入认识美的事物的真谛,而不能走马观花,浅尝即止。作者在《天台曹园》诗中也说:“平生看花法,不学蜜蜂忙”。蜜蜂采花是为着酿造蜂蜜,实质上是一种追求功利的表现;诗人赏花是为着审美,而审美在形式上对个人来说,是一种自由的观照,而不是一种功利的欲求,所以审美时应该抛弃功利之心,进入一种专注忘情的境界。也许,诗人昨夜在黄山寺庙同和尚谈论的正是这类道理吧?

高翥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音同“著”)。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布衣终身。是江南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猜你喜欢
寺踞千峰,十方同聚。
家贼难防,令人惊怖。
正法明王,怒发冲冠。
作如是言休惊怖,侬家自有降魔杵。
粉碎髑髅,裂开肠肚。
热铁洋铜满满盛,鼻绳牵入泥犁去。
佛子将谓出家行菩提路,谁知反不如狼虎,
累及七代先灵,生身父母。
号天血泪啼红雨,哑,
怨恨恁谁诉。

东吏重足立,无家寄一锥。道旁乌攫肉,舍下犬生氂。

望绝重临日,哀吟去后思。吴儿奉尝我,歌此送迎诗。

茂陵不为伤秋病,西风自吹人瘦。天阔雁书稀,只恨凝蛾袖。

麝烟寒易烬,剩断梦、年年依旧。离绪无端,俊游都谢,那禁杯酒。

雨骤。战长宵,梧桐树,叶叶乱捎鸳甃。任道不销魂,到销魂时候,黄花开过否?

第一是、重阳前后。拼夜阑挑尽篝灯,与影儿厮守。

伐翳旋开清旷,楼居便觉超然。
注目青山有尽,游心碧落无边。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边地莺花少,年来未觉新。美人天上落,龙塞始应春。

碧窗红药砌,青简绿牙签。花落莺啼树,风回燕入帘。

洞庭木叶风飕飕,雪浪万顷飞白鸥。气浸中天日月湿,影摇大地山河浮。

数声裂玉洞宾魄,一点残黛湘娥愁。安得天瓢酌仙酒,跨鲸直上扶桑洲。

一目全牛万隙开。

石边老树带霜枝,黄菊䙰褷竹叶稀。看尽却思彭泽令,清高不为岁寒移。

五月买舟浔阳道,水色天光入怀抱。仰面贪看两岸山,连崖不断苍翠好。

抢风直下皖城东,江边烟雾清若空。瞥见天工刻削青芙蓉,使我一朝豁然明双瞳。

雕镂嵌空花萼秀,玉树交拂云霞红。巑岏迥出众峰表,冈阜那敢与争雄。

譬如畸人逸士昂然立,衣冠须发不与寻常同。昔时太白欣见此,名以九华易九子。

梦得平生叹奇绝,不让太华及女几。我亦见之发狂叫,急欲扶筇蹑云峤。

峭帆风紧不可留,末由登陟逞闲眺。迄今默坐忆山容,独觉玲珑呈万窍。

愁里韶华别后心。冷吟闲坐又春深。青梅如豆柳成阴。

晓镜刍尼啼绿树,夜窗蟢子上罗襟。天涯何事信沉沉。

秋空独见周王庙,夜月犹悬蜀将营。

关塞临伊水,骊山枕灞川。俱临隐路侧,同在帝城边。
谢公兼出处,携妓玩林泉。鸣驺喷梅雪,飞盖曳松烟。
闻琴幽谷里,看弈古岩前。落日低帏帐,归云绕管弦。
叨荣惭北阙,微尚爱东田。寂寞灰心尽,萧条尘事捐。
朝思登崭绝,夜梦弄潺湲。宿怀南涧意,况睹北溪篇。

契合形殊坐品贤,临风感事亦欣然。一春流水怀今日,万古人生骋少年。

有管无弦幽静室,左兰右竹盛阴天。清游长在初修地,此外林亭况已迁。

绿柳垂条千万缕。又见落梅如雨。送尔于归去。一般泪点何愁绪。

不恨当前留不住。但恼重逢无据。此后相思处。燕云万里迢迢路。

清明时节正秾芳。

虚骤龙骧与麽来,蓦然平地起风雷。
棒头正眼明如日,凛凛清风廓九垓。
神鳌屹立戴崔巍,此地曾经几劫灰。
宝藏虎归风撼树,碧潭龙去水生苔。
云移塔影横江口,船载钟声出浪堆。
独倚阑干飞鸟外,不知身世是蓬莱。
秦川如画渭如丝,去国还家一望时。
公子王孙莫来好,岭花多是断肠枝。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