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酒

家酿瓶之罄,来沽小市前。君谋花下醉,我解杖头钱。

不惜杯三百,何妨斗十千。杏林春正好,共酌酒旗边。

缪公恩(1756-1841),汉军正白旗,沈阳人。原名公俨,字立庄,号楳澥,别号兰皋。缪公恩家世代为官,曾随父亲宦游江南近20年,饱受江南文化的濡染,喜交文人雅士。北归盛京后,即以诗画自娱。他50岁时出任盛京礼部右翼官学助教,后主讲沈阳萃升书院,培养了一批有名的文人。在沈阳书院留学的朝鲜国学生,学成归国后多在朝鲜文人中享有威望,仍念念不忘缪公恩的教诲之恩。朝鲜贡使到沈阳有不识缪兰皋先生者,则引为缺憾。缪公恩的诗作编入《梦鹤轩梅澥诗抄》,收诗两千八百余首。可惜收到《辽海丛书》中时仅存四卷六百余首。
  猜你喜欢
扫雪开幽径,端居望故人。犹残腊月酒,更值早梅春。
几日东城陌,何时曲水滨。闻闲且共赏,莫待绣衣新。
金乌玉兔最无情。驱驰不暂停。春光才去又朱明。年华只暗惊。
须省悟,莫劳神。朱颜不再新。灭除妄想养天真。管无寒暑侵。
空碛无边,万里阳关道路。马萧萧,人去去,陇云愁¤
香貂旧制戎衣窄,胡霜千里白。绮罗心,魂梦隔,上高楼。
曲槛小楼,正是莺花二月。思无憀,愁欲绝,郁离襟¤
展屏空对潇湘水,眼前千万里。泪掩红,眉敛翠,恨沉沉。
敛态窗前,袅袅雀钗抛颈。燕成双,鸾对影,偶新知¤
玉纤澹拂眉山小,镜中嗔共照。翠连娟,红缥缈,早妆时。
披风听鸟长河路,临津织女遥相妒。
判知秋夕带啼还,那及春朝携手度。

积雨山城久卧痾,起看横港涨晴波。空馀九尺须眉好,奈此一樽风月何。

怀抱故人长在念,经行佳境想重过。东溪回首醉眠处,为问红蕖何许多。

愁离别。偏离别。别恨多周摺。无计解离情,独倚天边月。

窗外子规啼,正与春风杂。问鸟语花光,何时皆愁绝。

金华山下赤松乡,何日横门杜短墙。皮几鹑衣甘淡泊,竹阴花径任徜徉。

雨馀静听溪流激,风过时闻稻米香。缄负此心刚未遂,羡渠陶子傲羲皇。

湖海闻名已有年,欲求识面苦无缘。每于笔底观秋意,已信胸中有渭川。

万萚起雷思老可,一枝垂露想坡仙。草堂久矣无颜色,愿乞飘萧数叶烟。

执手忆长路,托体悲高原。何论手足恩,常情可忍言。

公家此令弟,高怀寄林园。文章丽以则,善庆子又孙。

元方人所钦,清流想同源。帷巾所讲贯,华藻相翩翻。

人生会有归,橐钥吐复吞。修短一间耳,古来谁独存。

不忘谓之寿,可与通人论。开导其嗣息,天理培灵根。

啼乌夜欲旦,飞蚊日将昏。勖哉崇美德,忧喜在一门。

驱马别旧故,舟楫丽城隅。欲复少款叙,子云不可须。

哀笳激长云,群飞灭霄衢。孟冬犹温风,乡此川途迂。

贤良策上第,再命出南区。沉沉大藩府,勤事以驰趋。

幸接江湖欢,岂期流次殊?一朝遂西东,何以慰踟蹰?

高霞映列巘,宁不眷名都?解组翕清誉,在德由丰输?

要当给余用,初终保瑾瑜。

家住琴江江,上头拓卦洲。前春水流桂,枝楫木兰舟。

终日忘鱼不下钩。

拾遗归隐浣花村,日醉田家老瓦盆。满眼好山驴背稳,也胜朝扣富儿门。

几点晴云著树梢,寒山苍莽类城壕。鸡豚日落声相接,鹳鹤风凉势自高。

小径残榛分岭脊,平畴净绿带溪毛。朝来雨足多秋意,井上无人事桔槔。

平生不解醉,来饮辄颓然。
近赖好事人,置我嵇阮间。
一酌忧尽忘,数斟思已仙。
似同曾点辈,舞此风雩天。
人道何所本,乃在羲皇先。
如何末代下,莫挽淳风还。
淫雨动连月,此日复何年。
履运有深怀,酒至已忘言。

高人遗世情,抗志谢圭组。几闻田隐君,出山见人主。

韬迹依林泉,阒寂如太古。夷然万乘前,仍作烟霞语。

敝庐寄嵩阳,一廛蔽风雨。晚结由东邻,高踪追负黍。

束帛遍幽岩,斯人独冲举。山空猿鹤愁,白云莽残础。

不分晓梦兼午梦,来报阴晴鸟哢时。雨后林烟吾最爱,小园涂抹两三枝。

今年七十八,四大相离别。火风既分散,临行休更说。

放出金毛师子,百兽不见踪由。
要得爪牙全露,直须自把绳头。

丹黄高阁谨门扃,上是文魁下照星。知否传家有衣钵,籯金不胜一遗经。

  岁癸已春暮,余游甬东,闻雪窦游胜最诸山,往观焉。

  廿四日,由石湖登舟,二十五里下北曳堰达江。江行九折,达江口。转之西,大桥横绝溪上,覆以栋宇。自桥下入溪行,九折达泉口。凡舟楫往还,视湖上下,顷刻数十里;非其时,用人力牵挽,则劳而缓焉。初,大溪薄山转,岩壑深窈,有曰“仙人洞”,巨石临水,若坐垂踵者;有曰“金鸡洞”,相传凿石破山,有金鸡飞鸣去,不知何年也。

  水益涩,曳舟不得进,路行六七里,止药师寺。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越信宿,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桑畦麦陇,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相征逐,真行图画中!欲问地所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次度大溪,架木为梁,首尾相啮,广三尺余,修且二百跬,独野人往返捷甚。次溪口市,凡大宅多废者,间有诵声出廊庑,久听不知何书,殆所谓《兔园册》耶?渐上,陟林麓,路益峻,则睨松林在足下。花粉逆风起为黄尘,留衣襟不去,他香无是清也。

  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书“雪窦山”字。山势奥处,仰见天宇,其狭若在陷井;忽出林际,则廓然开朗,一瞬百里。次亭曰隐秀,翳万杉间,溪声绕亭址出山去。次亭曰寒华,多留题,不暇读;相对数步为漱玉亭,复泉,窦虽小,可汲,饮之甘。次大亭,值路所入,路析为两。先朝御书“应梦名山”其上,刻石其下,盖昭陵梦游绝境,诏图天下名山以进,兹山是也。左折松径,径达雪窦;自右折入,中道因桥为亭,曰锦镜,亭之下为圆池,径余十丈,横海棠环之,花时影注水涘,烂然疑乎锦,故名。度亭支径亦达寺,而缭曲。主僧少野,有诗声,具觞豆劳客,相与道钱塘故旧。止余宿;余度诘旦且雨,不果留。

  出寺右偏登千丈岩,流瀑自锦镜出,泻落绝壁下潭中,深不可计。林崖端,引手援树下顾,率目眩心悸。初若大练,触崖石,喷薄如急雪飞下,故其上为飞雪亭。憩亭上,时觉沾醉,清谈玄辩,触喉吻动欲发,无足与云者;坐念平生友,怅然久之。寺前秧田羡衍,山林所环,不异平地。然侧出见在下村落,相去已数百丈;仰见在山上峰峦,高复称此。

  次妙高台,危石突岩畔,俯视山址环凑,不见来路。周览诸山,或绀或苍;孟者,委弁者,蛟而跃、兽而踞者,覆不可殚状。远者晴岚上浮,若处子光绝溢出眉宇,未必有意,自然动人;凡陵登,胜观花焉。

  土人云,又有为小雪窦,为板锡寺,为四明洞天。余兴亦尽,不暇登陟矣。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