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鄠山诗十二首 游紫阁山

仙掌远相招,萦纡渡石桥。瞑云生涧底,寒雨下山腰。

树色千层乱,天形一罅遥。吏纷难久驻,回首羡渔樵。

程颢

  程颢(1032-1085),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字伯淳,学者称明道先生。洛阳(今属河南)人。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

  程颢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其亲撰及后人集其言论所编的著述书籍,收入《二程全书》。

  猜你喜欢

千家山郭静朝晖,一日江楼坐翠微。信宿渔人还汎汎,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治象难言说,风谣采道涂。
太平于此盛,旷古以来无。
腰笛童鞭犊,烹葵妇馌夫。
文如未见者,尧岂可名乎。
礼乐河汾策,衣冠洛社图。
□□工黼黻,笔力若为摹。

日丽芙蓉阙,春荣太液波。苑门鸣玉集,辇路翠华过。

芳树周阿密,嘉鱼在渚多。浮英入樽斝,颁首出蒲荷。

人乐熙熙德,臣赓旦旦歌。万生同鼓舞,相与醉天和。

木似文犀感月华。寸根移种自仙家。春兰秋菊浪矜夸。
玉露初零秋夜永,幽香直入小窗纱。此时风月独输他。
天付风流。相时宜称,著处清幽。雪月光中,烟溪影里,松竹梢头。
却憎吹笛高楼。一夜里、教人鬓秋。不道明朝,半随风远,半逐波浮。
南冈北冈鸣鹁鸠,高田低田俱怒流。
一蓑烟雨驾觳觫,老手犹在吾何忧。
灯火半生书作崇,几欲送穷穷不去。
吁嗟先生谁使汝,苦要革革换双屦。
如闻双屦得有辞,向来弃我君何之。
百无一成唯忍饥,胡不烂煮秋崖诗。
岁晚相期亦不恶,莫更将书累牛角。
并烦说似下邳侯,尔辈方当束高阁。

七旬寻胜远尘纷,身计优游荷国恩。往复汝勤人尽说,从来忠孝出吾门。

昔我仕龟城,犹能友宁馨。
记曾{左奭右斗}别酒,俄遽隔泉扃。
顷刻成三世,凄凉隔九龄。
魂兮谁与作,吾友许公铭。

莲童白如雪,见侬眼相媚。侬家在南垞,井傍双杨树。

客来为余言,眠食两无恙。殊乡吉语传,慰我心怏怏。

我峨栖霞楼,仙人在其上。甚欲往从之,烟水互莽苍。

老饮屠苏渐后人,杯行一手更逡巡。岁占共喜风从丑,春兴还忧雨浃辰。

墙角探梅寒料峭,尊中浮柏味芳醇。醉馀墓道颜犹渥,镜里从知鬓巳银。

盐铁塘边草色齐,我居塘东子塘西。兴来相过不相问,自把新诗竹上题。

楚材称晋用,秦臣即赵冠。
离宫延子产,羁旅接陈完。
寓卫非所寓,安齐独未安。
雪泣悲去鲁,凄然忆相韩。
唯彼穷途恸,知余行路难。

长笛呜呜杨柳枝,捲帘清夜酒醒时。光风亭外春无影,明月中天水满池。

二分弓月三更梦。关山渺渺清愁重。何处最魂消。箫声廿四桥。

灵山侬旧隐。寂寞渔矶冷。一样听秋声。乡心画不成。

只有书楼日日登,栏干东角每深凭。
一层已是悉无奈,想见仙人十二层。
星稀月没上五更,胶胶角角鸡初鸣。征人牵马出门立,
辞妾欲向安西行。再鸣引颈檐头下,月中角声催上马。
才分地色第三鸣,旌旗红尘已出城。妇人上城乱招手,
夫婿不闻遥哭声。长恨鸡鸣别时苦,不遣鸡栖近窗户。

尘嚣飞不到,喜得此山深。海雨滋松色,溪风近鹤音。

泉烹阳羡茗,座听颖师琴。盘礡忘归去,斜阳下远岑。

分胃天皇媛,来嫔相国孙。
孝慈山上梓,法度润滨蘩。
凤去箫沉响,鸾空镜掩痕。
家庭熏沐事,千古镜南轩。

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

今夏草木长,脱身得西走。

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

朝廷愍生还,亲故伤老丑。

涕泪受拾遗,流离主恩厚;

柴门虽得去,未忍即开口。

寄书问三川,不知家在否。

比闻同罹祸,杀戮到鸡狗。

山中漏茅屋,谁复依户牖?

摧颓苍松根,地冷骨未朽。

几人全性命?尽室岂相偶?

嵚岑猛虎场,郁结回我首。

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

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

汉运初中兴,生平老耽酒。

沉思欢会处,恐作穷独叟。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