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良宴会,朋簪故人家。摇情绿绮琴,度曲渔阳挝。
放歌掀醉髯,晤语粲春葩。列坐曲知心,游扬相齿牙。
芬芳须及时,东扶忽西斜。胡不厉逸翮,天津问仙槎。
无为甘寂漠,痼疾守烟霞。
每惜春光去,生憎鶗鴂鸣。倦游心易赏,多病戍仍更。
风雨山花过,池塘野水生。买牛归问舍,此计会应成。
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亟求余作《沧浪亭记》,曰:“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
余曰:昔吴越有国时,广陵王镇吴中,治南园于子城之西南;其外戚孙承祐,亦治园于其偏。迨淮海纳土,此园不废。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居之: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
夫古今之变,朝市改易。尝登姑苏之台,望五湖之渺茫,群山之苍翠,太伯、虞仲之所建,阖闾、夫差之所争,子胥、种、蠡之所经营,今皆无有矣。庵与亭何为者哉?虽然,钱镠因乱攘窃,保有吴越,国富兵强,垂及四世。诸子姻戚,乘时奢僭,宫馆苑囿,极一时之盛。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所钦重如此。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不与其澌然而俱尽者,则有在矣。
文瑛读书喜诗,与吾徒游,呼之为沧浪僧云。
一望青山辄解颜,况临高阁对层山。长空独任云舒卷,故国虚凭梦往还。
烟火万家新雨霁,桑麻千里捷书闲。年年笳鼓边头听,谁遣班生入汉关?
分栽脩竹已成林,每到严冬雪积深。斋馆相看不曾厌,只缘俱有岁寒心。
十年灯火曳南滨,最喜今朝却大同。豹变可能成革武,兔爰谁复赋王风。
柏台论定三台白,花县春深万树红。预卜燕山山下月,绿衣炫耀马青骢。
盘桓抚孤松,千载怀渊明。岁寒挺高节,吾自含吾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