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兼同病,相过又一回。雨中佳客至,庭畔好花开。
休话黍离恨,自珍樗散材。除非閒淡友,谁肯款门来!
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号痴仙,台湾彰化县雾峰乡人。林朝崧出身于武功之家,其父亲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栋均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颇有战功的将领。林朝崧作为栎社的发起人和首任理事,在台湾地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
内阁朝廷号正臣,朅来江外拥朱轮。危樯西喜洪都近,谏省当时旧主人。
稗史荒唐半不经,渔樵闲话野人听。地炉松火消长夜,且唤诙谐柳敬亭。
一千五百年前纸,在在神灵为护持。如见古人如见佛,焚香百拜展经时。
有意待不来,无心忽会面。顶发垂丝,眼光如电。说尽湖海风波,论量柴米贵贱。
更有一处少人知,也是重安眼上眉。
醲郁芬香味更严,瓮间飘满读书帘。绝胜金鸭薰花气,错认山蜂酿蜜甜。
三嗅初令消渴止,一中定扫宿酲淹。醉翁鼻观还亲切,不待狂僧写布帘。
钧天按乐乐蓬瀛,手把芙蓉朝太清。一曲《霓裳羽衣舞》,仙家只数董双成。
不道百城雄据,须教万卷长添。高斋特立倚云天。
郑家书带,曾裹碧阶前。
最是纸窗深处,嫌他暮雨无边。一枝空翠半笼烟。
夜阑容与,肯放月孤圆。
古井心情不起澜,画图犹著晋衣冠。形容莫诮吟诗瘦,曾见铜仙泣露盘。
桥陵一别恨归迟,松柏青青似旧时。汉室规模长在想,鼎湖云气不胜思。
仪文尽洗前朝弊,礼乐终为后代规。对越威灵在天表,壮年不遇老来悲。
青淮交汇板桥头,风景高梁局未收。天半楼台开夕市,夜深箫鼓过中流。
繁华返复两黄鹄,人事漂零一白鸥。莫怪杜陵遥痛哭,千门萧瑟曲江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