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驭金根,蒲轮辟四门。五神趋雪至,双毂似雷奔。
丹凤栖金辖,非熊载宝轩。无阶忝虚左,珠乘奉王言。
李峤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猜你喜欢
秦帝始求仙,骊山何遽卜。中年既无效,兹地所宜复。
徒役如雷奔,珍怪亦云蓄。黔首无寄命,赭衣相追逐。
人怨神亦怒,身死宗遂覆。土崩失天下,龙斗入函谷。
国为项籍屠,君同华元戮。始掘既由楚,终焚乃因牧。
上宰议扬贤,中阿感桓速。一闻过秦论,载怀空杼轴。
天马本来东,嘶惊御史骢。苍龙遥逐日,紫燕迥追风。
明月来鞍上,浮云落盖中。得随穆天子,何假唐成公。

刘君自是南州彦,嗜酒吟诗兴独狂。不以长鲸浮采石,却缘孤雁没蛮乡。

经纶事业谁堪拟,金石交情我最伤。料尔贤郎多少恨,独收遗骨返衡湘。

踏雪一登城上亭,山川草木亦精神。
不知四面孰为水,但般俱是春风绿。
此际全然许和气,於中何处有纤尘。
我来谩啜茶儿去,疑是神仙境界人。
风吹榆钱落如雨,绕林绕屋来不住。
知尔不堪还酒家,漫教夷甫无行处。
小楼秋夜明月底,仰不见天惟见水。
岸巾独立四无人,白月青天伴阳子。
谁知横玉作秋声,一声吹尽九陌尘。
月轮半仄吾未睡,楼角风生凉杀人。
宝楼斜倚阙西天,北转楼阴压素涟。
白雪久残梁複道,黄头閒守汉楼船。
尘轻未损朝来雾,树暖才容腊外烟。
弭节不妨饶怅恋,待歌鱼藻记他年。
山流濯幽阬,铜篆发古耀。
我行奉天县,叟以百钱糶。
读之乃二世,元年所刻诏。
谓法度量者,尽始皇帝造。
辞止曰皇帝,久远若为道。
乃命斯去疾,具述纪其右。
文章既精简,字画亦佳妙。
亥尔何等人,敢作万世调。
其为者非是,所累才一庙。
区区颂微末,回首皆可吊。
郡兵厌宝玉,得此只挥掉。
漂流落芒壤,千载厄潜奥。
乃知天宇内,事有不可料。
此物今何为,惟助观者笑。

梦从化人游,虞我以奇巧。平地疏清渠,中有萍与藻。

游鱼三五头,淫裔何鲜姣。良无波涛惊,似有云气绕。

临流羡且观,不知床月皎。记念在恍忽,踌蹰至天晓。

梦中幻已灭,寤言复何道。

老人自是逃名者,白发萧然绿薜衫。尽日江亭谁作伴,相看沙鸟与风帆。

使旌秋出凤凰台,吴楚千峰紫翠开。水伯驱潮催舵转,丰霳挟雨逐车回。

琴边白鹤迎仙盖,席上青云照酒杯。好是纪行诗满帙,惊人丽句压琼瑰。

桐寒叶落风,菊净花开雨。掩映半畦秋,好竹三四五。

对此憔悴人,忽笑不复语。

我行何处所,北海乃其地。
去家万里余,为客九秋际。
白杨夹轨路,黄茅结官第。
陆嫌泥活活,水愁河弥弥。
逐寇骑宵驰,防敌城昼闭。
疲甿已星散,惊尘仍雾起。
长啸指牛山,掩泣望淄水。
进退两难图,徘徊尚谁待。
易戒触藩羝,诗刺离罦雉。
已矣可奈何,愁来但甘寐。

不道百城雄据,须教万卷长添。高斋特立倚云天。

郑家书带,曾裹碧阶前。

最是纸窗深处,嫌他暮雨无边。一枝空翠半笼烟。

夜阑容与,肯放月孤圆。

一迳入云壑,游人高下行。
绿萝垂绀幰,屏壁削层城。
山气蒸衣湿,松风洒面清。
野僧遗万事,饱听石泉听。
公子临行出翠鬟,新歌能解唱阳关。
不嫌杜牧三觥后,生怕周郎一顾间。
纨扇芙蓉隔秋水,枕屏云雨自青山。
烛花影里银筝畔,谁见惊鸿向月还。

自从读礼废吟诗,岂为穷愁下笔迟?书好总难穷酒力,妻贤终不及亲慈!

秋风落木空肠断,夜雨孤灯每泪垂。输与林乌能反哺,报恩无日有馀悲。

客里暌离已不堪,何当出守正移骖。
孔融在汉人应惮,善感鸣唐罪自甘。
义重不嫌身死万,忧深宁忍口缄三。
陈州亦是天朝地,好为疮痍雨露覃。
寺古僧残丈室空,我来试问老禅翁。
直松曲棘都休道,庭下山茶为甚红。

黄鹄飞鸣未免饥,此身自笑欲何之。

闭门种菜英雄老,弹铗思鱼富贵迟。

生拟入山随李广,死当穿冢近要离。

一樽强醉南楼月,感慨长吟恐过悲。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