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
秋气虽宜诗,鬼语乃诗病。君诗转西江,驾浪极奔劲。
云何弄细碎,意属秋坟夐。四灵若灵鬼,底足托高咏。
人间匪佳味,孤唱泪暗迸。故交去堂堂,关张等无命。
共君伴残岁,后死聊自圣。
青天寥廓行白云,一时夕景开晴曛。清风院宇荡炎燠,高枝鸟雀鸣欢忻。
我坐花前北檐下,仰天看云心欲驾。虚空燕举掠微茫,须臾月出溪昏夜。
黄金宝殿丽岧峣,西来诸山锦障朝。时雨时晴盛王理,殷勤仰止唐虞遥。
秋宵月白。正三泖湖边,枯苇初织。采捕郎移,小艇呼灯争觅。
腹芒输海双螯绣,听爬沙、重寻无迹。西风珑畔,香粳偷饱,内黄凝液。
便日日、山厨捧出。胜夜照浑河,凿冰求得。剖向雕盘,朱橘香苞同色。
登高遍插茱萸罢,最思量、剩匡狼籍。江乡风味,如今但有、梦寻疏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