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奉教作

玉烛年行尽,铜史漏犹长。池冷凝宵冻,庭寒积曙霜。
兰心未动色,梅馆欲含芳。裴回临岁晚,顾步伫春光。
李峤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猜你喜欢
云深别有深庭宇。小帘栊、占取芳菲多处。花暗水房春,润几番酥雨。见说苏堤晴未稳,便懒趁、踏青人去。休去。且料理琴书,夷犹今古。
谁见静里闲心,纵荷衣未葺,雪巢堪赋。醉醒一乾坤,任此情何许。茂树石床同坐久,又却被、清风留住。欲住。奈帘影妆楼,翦灯人语。
十字街头铺席开,牛溲马勃尽收来。
等闲落在名医手,贵贱无非是药材。
羸疾依小院,空闲趣自深。蹑苔怜静色,扫树共芳阴。
物外好风至,意中佳客寻。虚名谁欲累,世事我无心。
投赠荷君芷,馨香满幽襟。
忆把貂裘买玉壶,重来不敢解金鱼。
当时曾谒将军府,今日还乘使者车。
歌管渐非曾去后,楼台依旧雪消初。
韩门弟子偏怊怅,泪满朝阳耆旧书。
散诞爱山客,凄凉怀古心。寒风天阙晚,尽日倚轩吟。
忆向西风折翅归,每忻黄菊满疎篱。
十书诣阙无知己,千里离家有路歧。
岁月易惊孤客梦,文章难比少年时。
荻花芦叶休凄怨,自有新开窦桂枝。

地球捧问海中央,多少红毛国几方?听说龙飞周甲宴,挽须要去问英皇。

鸳鸯湖上水漪漪。黄入东风柳渐垂。湖里鸳鸯湖畔柳,送侬归处足侬思。

为善无近名,不见古人,逊天下躬耕。逃之渭水,洗耳见轻。

又言为恶无近刑,不见古人,佯狂漆身。清质浊文,卒称逸民。

桓文假仁,乃霸四海。盗蹠脯肝,以牖下死。乾坤失信,刚柔安纪。

五星背躔,焉所照理。我欲为善,善不可为。我欲为恶,恶非所知。

刑名之间,余其庶而。何以导之,仪狄我师。栖山得玉,将刖而足。

泅海得珠,将剖而肉。不如种田亩,得秫与粟。家蓄五母鸡,二母彘。

一日一饱,三日一醉。出则止野,归则止舍。不知有天,无论在地。

东邻送丧,西邻生儿。寒暑为垆,风雨鼓之。销冶红颜,以就衰羸。

旷视今古,曷如蜉蝣。智者亡何,聊以不忧。王孙达生,厥师庄周。

庄周怖死,抑孰与俦。

乞得衰身出瘴烟,一麾仍许视于蕃。
家园在望松楸近,自问如何报上恩。
莺之湖兮清且腴,溉我田畴兮舄卤为畬。
出有航兮食有鱼。
归欤归欤,我亲我娱。
亲虽逝兮,我心在庐。
遂吾遂兮,我心之初遂兮,乌知其余?

陈王开甲第,粉壁丽椒涂。高窗侍玉女,飞闼敞金铺。

名香散绮幕,石砚凋金炉。清醪称玉馈,浮蚁擅苍梧。

邹严恒接武,申白日相趋。容与升阶玉,差池曳履珠。

千金一巧笑,百万两鬟姝。赵姬未鼓瑟,齐客罢吹竽。

歌喧桃与李,琴挑凤将雏。魏君惭举白,晋主愧投壶。

风云更代序,人事有荣枯。长卿病消渴,壁立还成都。

回首江乡路渺瀰,雨天行色倍迟迟。最怜山寺留连日,恰是清明禁火时。

寒门秋色阵云飞,雉堞烟青画角悲。河坼波涛含赵魏,星分毕昴半华夷。

太原猃狁当征日,瀚海单于欲战时。六十万兵闲饱死,谁怜山后八州儿。

落景石帆秋,余红挂树头。
斜憎樵笛送,迟赖估樯留。
鸦背光犹闪,霓边彩渐收。
依依映征旆,远过驿西楼。
天造地设非一端,诸公试为倚阑干。
四时不改江山秀,万象无穷宇宙宽。
古往今来还复旧,风清月白不胜寒。
长淮幸遇丰登岁,得与斯民奠枕安。
郎君得意及青春,蜀国将军又不贫。
一曲高歌红一匹,两头娘子谢夫人。

忆昔陪二子,吟啸野亭中。风急江花白,霜晴木叶红。

去留身若寄,陶写兴无穷。更喜陈夫子,幽寻讶许同。

又得浮生两载馀,随缘度日且安居。非因怕死方持偈,不善谋生且读书。

花落花开春自在,云来云去意常舒。穷通天早安排定,抱瓮何妨手灌蔬。

万缕千条覆白门。半烟半雨弄黄昏。丝丝叶叶半离魂。

灞岸更无残雪影,秦淮还忆旧眉痕。烟迷霜压不堪论。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