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尺重城际,千寻大道隈。汉宫井干起,吴国落星开。
笛怨绿珠去,箫随弄玉来。销忧聊暇日,谁识仲宣才。
李峤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猜你喜欢

灵山相别已多年,重把圆光信有缘。愧我天涯真断梗,喜君居处似诸天。

元无浮世多般事,只说我家一味禅。软语绸缪霜夜永,停灯温火共留连。

十年通籍入金门,自愧名微枉搢绅。炼得丹砂疑不食,
从兹白发日相亲。家山迢递归无路,杯酒稀疏病到身。
汉有冯唐唐有我,老为郎吏更何人。

冰澌半解波先绿,柳叶未生条已黄。四海澄清天子孝,朝回日奉万年觞。

之人虽蚤病,对客每清言。不信疾为累,要称学有原。

籧篨视名器,果遁指乾坤。长短何须问,传家已抱孙。

许厕高斋唱,涓泉定不如。可怜谯记室,流水满禅居。
烟霞非俗宇,岩壑只幽居。水浸何曾畎,荒郊不复锄。
影浓山树密,香浅泽花疏。阔堑防斜径,平堤夹小渠。
莲房若个实,竹节几重虚。萧然隔城市,酌醴焚枯鱼。

石蜜化螺甲,榠楂煮水沈。博山孤烟起,对此作森森。

风吹洞口云,水动山头月。
野老时问人,前村多少雪。

长干西畔,记鸦藏新柳,朱楼之下。问是卢家年十五,娇小莫愁未嫁。

鹦鹉笼边,侍儿教演,曾把髯奴骂。秋千时节,玉箫声在帘罅。

惆怅司马清狂,横琴三弄却,凤求凰也。鼙鼓揭来人世换,都付水流花谢。

修竹依然,画栏何在,俯仰馀悲吒。唾壶敲缺,不禁清泪如泻。

叹息谋身拙,栖迟簿领间。
朔风吹密霰,瘦马踏穷山。
游宦亦何好,浮生元自閒。
去年溪上雪,高卧掩柴关。

周生磊落志不群,馀子纷纷那足论。书香道国先贤裔,宦谱平园丞相孙。

少小聪明已堪惜,烱烱双瞳剪秋碧。当代诸兄固罕俦,往时严父真勍敌。

江乡屈指擅声称,青云步武宜相承。致身要展胸中略,闭户宜穷窗下经。

男儿猷为贵闻早,万事无如盛年好。伫看唾手取功名,莫遣低头叹衰老。

兹行赋归何时来,元方迟尔黄金台。勿随斥鴳藩篱下,枉却骅骝泛驾材。

苍茫云气隐芒砀,逝水功名逐鹿忙。三尺剑非无与敌,一杯羹幸未曾尝。

韩彭忍使陈豨误,平勃阴为吕雉防。慷慨歌风两行泪,英雄难免笑郎当。

半亩桑麻未是贫,日长猿鹤自相亲。芒鞋竹杖人间世,纸帐梅花梦里身。

圣代也能容弃物,北窗应亦有高人。百年天地俱蕉鹿,醒后偏宜漉酒巾。

水没方城蔓草肥,司空旧第满斜晖。人亡劫火群书散,屋老秋风一剑飞。

广武勋名怜寂寞,式乾谏事记依稀。如何少目《鹪鹩赋》,却到封侯不解归?

天井春演漾,湛然沈净绿。谁淬古铜镜,铸此清一曲。

云昔是绀宇,一沈不可复。贝阙虚堂皇,龙宫静肃穆。

宝气至今存,往往浮磬玉。从兹陟高巘,鸟道神刺促。

旋经天半寺,梵呗出岩腹。逡巡逾寺颠,回望在山麓。

青穹去尺五,白云生两足。群峭奔眼底,纷如水波蹙。

因之念天井,高岸已为谷。焉知沧海浅,不作桑田熟。

高下随所遭,奚事烦龟卜。龟卜既徒劳,流光逝难掬。

业火心薪昼夜煎,无常自古不知怜。汉家得鹿今安在,陆氏如龙亦枉然。

碧眼胡僧九载坐,白衣大士一经传。洛阳春满花成锦,终对斜晖泣杜鹃。

阖闾城外乱莺啼,笠泽春深水满陂。好买扁舟载图画,布帆东下若耶溪。

巫峡山头窈窕女,朝为行云暮为雨。王孙一见空断肠,便作红霞隐身去。

无聊独倚画栏东,欲访黄花趁晚风。曲径一枝斜更好,持螯相玩月明中。

我有敌国雠,无人可为雪。每至秦陇头,游魂自呜咽。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