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崔主簿赴沧州

紫陌追随日,青门相见时。宦游从此去,离别几年期。
芳桂尊中酒,幽兰下调词。他乡有明月,千里照相思。
李峤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猜你喜欢
短蓬载影夜归时,月白风清易得诗。
不识酌泉拈菊意,一庭寒翠蔼空祠。
野岸江村雨熟梅,水平风软燕飞回。
小舟送饷荷包饭,远旆招沽竹酝醅。

裸国原狼种,初生赖豕嘘。吒吒通鸟语,袅袅学虫书。

吉贝张官伞,千兰当佛庐。人奴甘十等,只愿饱朱儒。

中山既星陨,嗣公乃霞升。仁孙藉肺腑,荀息为干城。

大义当灭亲,一死以自明。敢援息风顾,忘此板荡诚。

捧心见家王,茅土幸未倾。焉知百年后,崇祀表芳名。

飘零缃帙在,为尔念灰尵。启户延新霁,缘阶去溽苔。

日兼风共扫,云与雾初裁。飒飒诸松外,山容次第开。

十月晴江月,微风夜未寒。
依人光不定,照影思无端。
少壮随波去,关河行路难。
平生素心友,莫共此时看。

睥睨连云十二楼,西南形胜数荆州。已教岘首为屏绕,更遣巴江作带流。

卖犊年年得几钱,移家何处问安眠。白头笑恐黄山尹,他日催租更卖田。

笔到钟王意有馀,诗章高古过黄初。班行未上论思地,远使聊宣宽大书。

乞与丰年均饱煖,更申严令绝侵渔。肯迂使节存支郡,咫尺犹嫌会面疏。

翁昔少年初画山,丹枫黄竹杂潺湲。直疑积雨得深润,不假浮云相往还。

世外空青秋一色,窗中远黛晓千鬟。瀛洲鸡犬同人境,尚想翁归向此间。

历尽风波老境侵,一麾重寄蜀山阴。时清不复崇诗禁,更向淮西续旧吟。

旗鼓雄坛百万兵,淋漓大笔冠群英。无官好叙天伦乐,得地偏逢入境清。

今日衣冠萃东海,多年琴剑别春明。小山咫尺如招隐,桂树经冬亦向荣。

星槎池馆东床客,冰玉襟怀我所知。百榼葡萄春滟滟,一栏芍药昼迟迟。

门前送却催租吏,枕上还吟梦草诗。只恐绣帏人起早,又催京兆画蛾眉。

秋声横笛外,晓色画屏中。
黄菊双头小,青山四面同。
船冲官渡雨,木落市桥风。
十日燕台路,途穷兴不穷。

十八里冈云有无,炎风扫地雪模糊。山川通塞奚能问,閒看清波入太湖。

马鞍山南湓渎西,凄凉孤冢临荒蹊。
行人借问白头姥,云是东邻小吏妻。
良人犯法因贪墨,京府差官受驱迫。
瞥然见此花娉婷,辄起狂心势相逼。
贞白之身岂可污,分甘苦乐随其夫。
宁为天边失群雁,肯学水面双飞凫。
发愤捐躯自经死,烈烈英风有如此。
叹息人间儿女曹,刚肠绝胜奇男子。
百年过眼成匆匆,感今怀古情无穷。
苍苔怨骨斜阳里,粉阁遗基蔓草中。
圣朝褒恤谁曾举,青史芳名未收取。
君不见从来埋没知几人,何独区区薛家女。

萧寥僧舍,算两人佳趣,穷愁千斛。立踬行僵无是处,鬼曰其穷未足。

二竖揶揄,膏肓可据,共煽穷愁独。看教尪瘠,欹床而扪枯腹。

也只几首新词,描愁写怨,便折平生福。谁者中黄真起痼,一匕不劳参茯。

鸡距能花,鱼肠自吼,起舞何须蹴。咄来而鬼,乃以余为形梏。

太息威弧久不振,坐令群盗满城闉。一身漂泊风中絮,几辈流亡劫后尘。

漫说军储敲骨髓,谁知筹笔敝精神。幺魔命尽终菹醢,会见熙阳丽紫宸。

华阴高处是吾宫,出即凌空跨晓风。
台殿不将金锁闭,来时自有白云封。
烈祖顺三灵,文宗威四海。黄钺诛群盗,朱旗扫多罪。
戢兵天下安,约法人心改。大哉干羽意,长见风云在。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