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有剑弹驩铗,无金筑隗台。孝王虽贵介,犹解客邹枚。
小雨湿丛菊,何当喷金英。嚼蕊亦可人,萧然慰我情。
羁旅念家远,浊酒还独倾。云表雁初过,草根虫自鸣。
岁晏将如何,一醉豁平生。
脆红娇白媵残春。香梦细于尘。画阁又斜曛。空羡杀、乌龙锦茵。
无边风浪,无凭书札,从此隔重闉。一掬小江津。浣不去、相思泪痕。
执法廷中汉列卿,三年持钺镇方城。归来好就长杨草,扈从君王大阅兵。
闻君未罢沧溟钓,余复归耕绵上田。江东落日淹多梦,燕市残杯空昔贤。
怅别喜承县榻问,离群那寄卜居篇。越城西望无千里,乘兴还回何处船。
老禅相见具袈裟,旋汲新泉自煮茶。笑问世间春几许,东风开遍石岩花。
丹穴白云封,威凤翔其外。一落千丈强,仰视青空界。
天半朝阳鸣,海天翠羽翙。昂首衔梅花,洞口风吹快。
淮阴本自市人子,始定三齐便请王。明哲保身非所责,如何终欲比张良。
有酒但学刘伶醉,有花休作陈陶嗔。江湖落魄寻常事,例有新诗赠美人。
碧涨回溪满,风芦对岸斜。群鱼嬉水鸟,深草著秋花。
日午人归犊,阴浓妇浣纱。愁闻积霖后,户户有农嗟。
捲箔西风起,乘时上古台。秋声随叶下,夜色带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