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亚之(781—832),字下贤,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工诗善文,唐代文学家。沈亚之初至长安,曾投韩愈门下,与李贺结交,与杜牧、张祜、徐凝等友善。举不第,贺为歌以送归。元和十年(公元八一五年)第进士。泾原李汇辟掌书记,后入朝为秘书省正字。大和初,柏耆为德州行营诸军计会使,召授判官。耆贬官,亚之亦贬南康尉。后于郢州掾任内去世。沈亚之兼长诗、文、传奇,曾游韩愈门下,以文才为时人所重,李贺赠诗称为“吴兴才人”
歌阕散雕筵,膺舟是谪仙。秦亭临断岸,楚水浸遥天。
魏阙瞻湖上,长安指日边。綵旌随目远,一向立风前。
山灵禅精蕴,源流无古今。不有吾徒在,林泉减清音。
十老开吟坛,斯人何崎嵚。洎乎嘉隆间,继起还能任。
俯仰二百载,流风久销沉。荒碑卧榛棘,野鸟鸣空林。
前年南垞翁,怀古情独深。白社倡嘉会,碧山罗华簪。
邵子期再续,逸兴飞远岑。觞斝集群彦,高唱摅崇襟。
仰见岭头月,来照山中吟。古人岂远哉,旷世从招寻。
雅宜山在玉遮东,联络诸峰远望中。一自佳城封马鬣,常时神气接鸿濛。
穹碑述德金门彦,高隐承家白发翁。我亦欲归从杖屦,共歌击壤乐淳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