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圆载上人归日本国

讲殿谈余著赐衣,椰帆却返旧禅扉。贝多纸上经文动,
如意瓶中佛爪飞。飓母影边纸戒宿,波神宫里受斋归。
家山到日将何入,白象新秋十二围。
皮日休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猜你喜欢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彼以煦煦为仁,孑孑为义,其小之也则宜。其所谓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谓道也。其所谓德,德其所德,非吾所谓德也。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老子之所谓道德云者,去仁与义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

  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杨,则归于墨;不入于老,则归于佛。入于彼,必出于此。入者主之,出者奴之;入者附之,出者污之。噫!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老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佛者曰:“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为孔子者,习闻其说,乐其诞而自小也,亦曰“吾师亦尝师之”云尔。不惟举之于口,而又笔之于其书。噫!后之人虽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其孰从而求之?

  甚矣,人之好怪也,不求其端,不讯其末,惟怪之欲闻。古之为民者四,今之为民者六。古之教者处其一,今之教者处其三。农之家一,而食粟之家六。工之家一,而用器之家六。贾之家一,而资焉之家六。奈之何民不穷且盗也?

  古之时,人之害多矣。有圣人者立,然后教之以相生相养之道。为之君,为之师。驱其虫蛇禽兽,而处之中土。寒然后为之衣,饥然后为之食。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然后为之宫室。为之工以赡其器用,为之贾以通其有无,为之医药以济其夭死,为之葬埋祭祀以长其恩爱,为之礼以次其先后,为之乐以宣其湮郁,为之政以率其怠倦,为之刑以锄其强梗。相欺也,为之符、玺、斗斛、权衡以信之。相夺也,为之城郭甲兵以守之。害至而为之备,患生而为之防。今其言曰:“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剖斗折衡,而民不争。”呜呼!其亦不思而已矣。如古之无圣人,人之类灭久矣。何也?无羽毛鳞介以居寒热也,无爪牙以争食也。

  是故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者也。君不出令,则失其所以为君;臣不行君之令而致之民,则失其所以为臣;民不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则诛。今其法曰,必弃而君臣,去而父子,禁而相生相养之道,以求其所谓清净寂灭者。呜呼!其亦幸而出于三代之后,不见黜于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也。其亦不幸而不出于三代之前,不见正于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也。

  帝之与王,其号虽殊,其所以为圣一也。夏葛而冬裘,渴饮而饥食,其事虽殊,其所以为智一也。今其言曰:“曷不为太古之无事”?”是亦责冬之裘者曰:“曷不为葛之之易也?”责饥之食者曰:“曷不为饮之之易也?”传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然则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今也欲治其心而外天下国家,灭其天常,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经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诗》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今也举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几何其不胥而为夷也?

  夫所谓先王之教者,何也?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其文:《诗》、《书》、《易》、《春秋》;其法:礼、乐、刑、政;其民:士、农、工、贾;其位:君臣、父子、师友、宾主、昆弟、夫妇;其服:麻、丝;其居:宫、室;其食:粟米、果蔬、鱼肉。其为道易明,而其为教易行也。是故以之为己,则顺而祥;以之为人,则爱而公;以之为心,则和而平;以之为天下国家,无所处而不当。是故生则得其情,死则尽其常。效焉而天神假,庙焉而人鬼飨。曰:“斯道也,何道也?”曰:“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荀与扬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由周公而上,上而为君,故其事行。由周公而下,下而为臣,故其说长。然则如之何而可也?曰:“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明先王之道以道之,鳏寡孤独废疾者有养也。其亦庶乎其可也!”

荡节将行,愿隰尽、花毡铺白。人羡道、青丝辔整,红蕖幕出。宇宙中间无点翳,水天上下俱同色。向个中、著此玉为人,真英特。
元自得,融和力。浑不管,凝寒极。看福星临照,政敷民格。且访桃源仙世界,伫传梅驿春消息。定明年、拜表贺端闱,螭坳立。
春力著人朝睡重,叶底黄鹂鸣自送。
绿幕朱栏日观明,回廊侧户风帘动。
昨夜春回到寒谷,好鸟飞来把修竹。
整翰厉觜初一鸣,已落君诗专妙独。
退红著绿春事残,後时独立知何言。
侧听不尽已飞去,怀抱此时谁与论。

有酒有酒兮黯兮溟,仰天大呼兮。天漫漫兮高兮青,高兮漫兮吾孰知天否与灵。

取人之仰者,无乃在乎昭昭乎曰与夫日星。何三光之并照兮,奄云雨之冥冥。

幽妖倏忽兮水怪族形,鼋鼍岸走兮海若斗鲸。河溃溃兮愈浊,济翻翻兮不宁。

蛇喷云而出穴,虎啸风兮屡鸣。污高巢而凤去兮,溺厚地而芝兰以之不生。

葵心倾兮何向,松影直而孰明。人惧愁兮戴荣,天寂默兮无声。

呜呼!天在云之上兮,人在云之下兮。又安能决云而上征,呜呼。

既上征之不可兮,我奈何兮杯复倾。

以古为名便异今,况能有鉴照人心。
旧闻古鉴知兴替,借与清朝献六箴。
仔细曾穷究。想六地众生,强揽闲愁。恰才得食饱,又思量、骏马轻裘。有骏马,有轻裘。又思量、建节封侯。假若金银过北斗。置下万顷良田,盖起百尺高楼。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马牛。贪利禄。竞虚名,惹机勾。岂知身似、水上浮沤。贪恋气财并酒色,不肯上、钓鱼舟。荒尽丹田三顷,荆棘多稠。宝藏库、偷了明珠,铁灯盏、渗漏了清油。水银迸散难再收。大丹砂甚日成就。杀曾叮咛劝,劝著后,几曾。苦海深,波浪流。心闲无事却垂钩。呜呼锦鳞终不省,摇头摆尾,姿纵来来,往戏波流。愚迷子,省贪求。只为针头上名利。等闲白了少年头。

叶尽枝方满,时时飘素埃。晚风吹未了,疑是野梅开。

稽山贺老粗知名,吴郡张颠曾不易。
奔蛇走虺势入坐,骤雨旋风声满堂。(《赠怀素》。
见《颜真卿集》)

朝上北阙书,暮登南归途。朝阳无意逐鸣凤,私情但愿为慈乌。

轩车百辆,清酒百壶。彼何人斯,中朝大夫。送尔孝子还姑苏。

君王今日恩,上如天覆,下如地铺。生死肉骨苏焦枯。

升堂母子重相见,一家拜舞齐山呼。

今夕是何夕,爆竹声相望。一年今夕尽,明日转韶光。

突兀龙峰子,名家出大邦。妙龄破万卷,精制擅三长。

豪气冲牛斗,珠玑灿锦囊。九苞誇哕哕,千顷羡汪汪。

昔振江津铎,门墙桃花芳。迹熙膺课最,乔擢应星郎。

相见虽云晚,情浓道义香。东南人万里,聚首饯椒觞。

帘外雪花落,尊前烛焰煌。誓心家国事,协力共担当。

梗化锄强暴,归心戢善良。作人先教化,思下首农桑。

拟副明时望,休誇汉世良。清风遗爱远,千古落浏阳。

跨湖桥外水天秋,醉拍阑干动越讴。满地斜阳人去后,绿杨閒杀水边楼。

依旧人家水上村,浊醪浑欲酹诗魂。江山如此人何处,黄叶萧萧自打门。

断送春光酒万壶,敢辞羸马为君驱。桑田日暖鸠呼妇,杨柳叶深莺哺雏。

诗冷有情寻水石,年丰无盗起萑蒲。河阳潘令风骚客,醉倒樽前许我无。

西风吹我登斯楼,剑光影动乾坤浮。青山对客有馀瘦,游子思君无限愁。

昨夜渔歌动湖客,一分天地十分秋。

云端有灵匹,掩映拂妆台。夜久应摇珮,天高响不来。
片欢秋始展,残梦晓翻催。却怨填河鹊,留桥又不回。

太华西来翠浪过,乱峰高处见黄河。云霾荒堡归人少,风卷平沙落雁多。

身健却逢忧患日,秋悲况奈别离何。音书寥寂年光晚,剩有豪情对叵罗。

梁园赋客情无奈。嚼到梅花和蜡爱。偏怜初日透宫黄,怕染春风成野黛。

游蜂怪底随飞盖。捡得繁枝偿酒债。玉堂开卷已春残,红紫纷纷都异态。

晓岸晴烟驻画篷,胜寻迷赏到崆峒。香深衣袂琪花径,翠润杯觞石乳宫。

三岛远分浮岱粤,七星相映峙西东。崔嵬万古堂虚静,翻笑人心浑不同。

窗白雨将去,犹存一帐寒。神清无俗梦,心定不生澜。

红湿知莲苦,声迟识漏残。画梁新燕小,窥栋语般般。

草长蝶寻芳,风暖莺调舌。开到桃花不算春,何忍轻攀折。

燕子去仍来,明月圆还缺。不敢登楼望远人,所怕鹦哥说。

江北江南水一涯,迷楼结绮两堪悲。
雷塘草绿人安在,曾见黄奴坐井时。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