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
云岩萧索雨初晴,嫩玉寒泉分外清。可笑蜩螗时快意,也依浓荫吐微声。
今古茫茫浪著鞭,谁知圣学有真传。请君细诵复斋记,直到羲爻未画前。
东林旦气白,清旭含初景。空斋松桂幽,光动离离影。
俄聆剥啄音,车马何炳炳。我本黜世虑,脱落如废井。
屏迹谢时彦,兀坐息造请。喜兹共萧閒,妙论得新警。
夜凉月满川,中流啸烟艇。馀音袅秋风,清兴与川永。
宋世欧阳公,文章之凤麟。力矫当时学,黜险而崇醇。
直追韩愈步,独得史迁神。一字落海内,金玉并争珍。
遂开苏曾先,师表天下人。道德文章重,其学百世尊。
至明鹿门子,古传衍一薪。手评先生集,意旨晰胪陈。
闻与韩柳苏,曾王合刻均。他集予未见,此刻精绝伦。
古香生篇帙,岁久乃能新。投予好古志,得之匪无因。
玩观不敢苟,毋使或泯沦。
五龙间业未逢年,铁砚磨穿几缺圆。诚意关头磨锁钥,鸡鸣气候著鞭前。
补天有志炼神石,造塔功完得大还。自信寸心堪贯日,愚公言下看山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