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鹂绕碧树 秋景

鸳瓦霜轻,翠帘风细,高门瑞气非烟。积庆源深,有长庚应梦,乔岳生贤。妙龄秀发,谢庭兰玉争妍。名动缙绅,况文章政术,俱是家传。别有神功厚德,向东州治狱,平反玉函。高第仙风道骨,锡与长年。最好素秋时节,有画堂高启宾筵。何妨纵乐,笙歌捧觥船。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猜你喜欢
□声短棹,柳色长条,无花但觉风香。万境天开,逸兴纵我清狂。白鸥更闲似我,趁平芜、飞过斜阳。重叹息,却如何不□,梦里黄粱。
一自三高非旧,把诗囊酒具,千古凄凉。近日烟波,乐事尽逐渔忙。山横洞庭夜月,似潇湘、不似潇湘。归未得,数清游、多在水乡。
扬雄平生学,肝肾困雕鑴。
晚於玄有得,始悔赋甘泉。
使雄早大悟,亦何事於玄。
赖有一言善,酒箴真可传。
肃肃莲花界,荧荧贝叶宫。金人来梦里,白马出城中。
涌塔初从地,焚香欲遍空。天歌应春籥,非是为春风。
前时相见,楼头窗畔,尊酒望银蟾。如今间阻,银蟾又满,小阁下珠帘。
愿得吴山山前雨,长恁晚廉纤。不见楼头婵娟月,且寂寞、闭窗眠。
越梅半拆轻寒里,冰清淡薄笼蓝水。暖觉杏梢红,游丝狂惹风。
闲阶莎径碧,远梦犹堪惜。离恨又迎春,相思难重陈。

冷清清地,便逢欢、也则不情不绪。况是宵长孤枕侧,挨得几番秋雨。

兰炷微沉,桃笙半叠,送尽炉烟缕。香浓醉薄,此愁何减羁旅。

不过絮断柔肠,乱蛩枉却,费许多言语。二十五声清漏永,尽够滴残双箸。

翠湿云鬟,凉侵玉腕,那复催砧杵。由他梦醒,别来和梦难据。

玄黄何烟煴,尘埃间白云。含此苕华姿,独行无与群。

天鉴讵孔明,玉石郁未分。兔丝织为衣,燕麦持为飧。

冻馁不能语,为节何艰辛。驽马食龙刍,一日成骐驎。

曜灵不弃予,屋漏垂阳荐。

长春花发倍添春,春浅春深识故人。人日看春春日旧,春为人旧令花新。

粉晕微销墨一丝,春风春雨未来时。名园无此好颜色,知是宫中第几枝。

去家丁令威,化身徐佐卿。不恋乘轩宠,九皋堪一鸣。

雪消北岭安排暖,寒入东风阻节春。绝塞乱山围古驿,他时说著也愁人。

闻君留阙里,勾当未曾还。五月过泗水,何时登太山。

道存夫子室,礼接鲁生颜。星驾飘飘去,云天迥莫扳。

一色杏花三百树。茅屋无多,更在花深住。旋压小槽留客醉。

举杯忽听黄鹂语。

醉眼看花花亦舞。风捲残红,飞过邻墙去。恰似牧童遥指处。

清明时节纷纷雨。

吟怀无那觉肠乾,为乞松萝助洒翰。扶得几分诗力起,好将新句寄君看。

常记游灵境,道人情不低。岩房容偃息,天路许相携。
霞散曙峰外,虹生凉瀑西。何当尘役了,重去听猿啼。

少小诗才苦不纵,束缚霜毫万牛重。有如工女立寒窗,刻剪衾裳作鸾凤。

虽然十指尽僵裂,神物焉能为我用。十年学诗祇自惭,那有一篇堪百讽。

一自明湖醉风雪,复出从军事鞍鞚。青磷白骨皆眼见,恨蕊愁花亦心痛。

夜镫草檄百纸空,晓月吹铙万夫閧。玉貌歌来尚战场,金朽丐处均厮从。

从此豪情风雨至,倏忽高歌鬼神送。流黄夺得九张机,织出天衣尽无缝。

李杜韩苏生不再,衮衮群儿空簸弄。放翁诗诀已轻传,清钟谁更敲秋梦。

采采叶上莲,吴姬荡桨云满船。红妆避人隔花笑,一生自倚如花妍。

低头更采叶上莲,锦云绕指香风传。殷勤裁缝作莲幕,为君高挂黄堂边,待君日日来周旋。

汪边荒草欲黄昏,好客烦开永夜樽。杨柳月明栖海燕,桃花水涨上河豚。

乱离词赋才将尽,故旧穷愁伴几存。此夕高堂丝管发,狂歌难禁醉中喧。

百年岛屿又重开,可有依人在溯洄。花气长留月下草,春风还发午时梅。

客窗诗苦愁遗老,小院兰香爱逸才。凭吊坠楼争死节,田横墓外起荒堆。

唐印朱文观者信,铜花斑斑红沫润。两字左右方寸强,颜家世守此名印。

二十四郡忠臣无,公名才得天子呼。杲卿其兄真卿弟,眨公出公名不诬。

其时天下人望同。不以名称称鲁公。岂知此印到今好,手举公名精爽充。

我欲昌黎名印得,可双颜印分芒色。公行死矣韩生归,君命之衔皆报国。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