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赵宜之

大城满豺虎,小城空雀鼠。可怜河朔州,人掘草根官煮弩。

北人南来向何处,共说莘川今乐土。莘川三月春事忙,布谷劝耕鸠唤雨。

旧闻抱犊山,摩云出苍棱。长林绝壑人迹所不到,可以避世如武陵。

煮橡当果谷,煎术甘饴饧。此物足以度荒岁,况有麋鹿可射鱼可罾。

自我来嵩前,旱乾岁相仍。耕田食不足,又复违亲朋。

三年西去心,笼禽念飞腾。一瓶一钵百无累,恨我不如云水僧。

崧山几来层,不畏登不得,但畏不得登。洛阳一昔秋风起,羡杀云间张季鹰。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猜你喜欢
热恼烦蒸正不禁,火轮忽向半空沈。
屯中信有云雷象,复处方知天地心。
便拟新秋先上印,何须晚岁始投簪。
江山信美非吾土,栗里时从蝶梦寻。
行尽江南最远山,却寻干越上清滩。
秋晴云锦溪中过,玉石瑰奇一万般。

赤泥圆印木兰酒,欲饮无人共把杯。只隔春江一潮信,可能閒访故人来。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毋御田车,樗其轭兮。毋走乘丘,倾而积兮。于嗟积兮,于嗟轭兮。

毋汎胶舟,柽其桨兮。毋之反灉,湛而藏兮。于嗟藏兮,于嗟桨兮。

远石疑堪取,层崖试共登。
偶游梵王舍,略话祖师灯。
怪象撑狞盼,残碑搨坏棱。
世间何不有,巢贼亦斋僧。

城中有更鼓,一更如夜长。山中无更鼓,长夜益凄凉。

初更剔灯坐,灯花灿光芒。但愿得好睡,不复望嘉祥。

伏枕当二更,须臾到旧乡。梦怯王令严,回首何匆忙。

开眼见窗白,疑是日之光。披衣步前檐,星斗乱交横。

约略三更候,掩扉强依床。敝絮轻如纸,病骨冷如霜。

展转多呻吟,百计觅睡方。四更至五更,揣摩竟难详。

只闻山鬼啸,不闻鸡口张。盼盼复盼盼,天运岂无常。

同卧皆熟寐,唯予起徬徨。将恐长如此,万古黑茫茫。

明时月与日俱阳,君子如何谪远方。
青眼相看惟旧菊,白衣不至谩空觞。
横秋过雁书晴碧,薄暮屯云带夕黄。
独倚危栏闲着句,惭无五字比韦郎。

涵秋阁上今宵月,当年记得题桐叶。月尚缺时多,人生当奈何。

藤延虬篆古,花月更新主。姊妹且言欢,捻花开笑颜。

黄陵庙下草萋萋,水远山长听竹枝。末路不求同死处,重华宁有再来时。

霜筠苦泪留千古,野树愁云接九疑。珍重韩公修废坠,却怜侥福类神私。

听。窗外如何月有声。寒无寐,风雪正三更。

拂枕隐眠延露石,开襟长啸蔚蓝天。尽驱虎豹耕南亩,种出黄精养寿年。

东求沧海念还珠,刖足重来泣座隅。去国欲从重市隐,在师谁请会稽诛。

首燕西路行何在,哀郢东门忽已芜。枉策伐交谋不用,王庭无地哭包苏。

灵椿长幸荫衡门,阶草何妨晚见春。骏种也知惭冀北,病怀聊为释漳滨。

名家正恐非兰玉,瑞世宁当是凤麟。谁道添丁无足庆,竞传佳句一番新。

旧址高峣在,登堂见古人。两朝三大礼,万里一孤臣。

其雨朝阳怨,言归岁暮身。经年离别泪,到此欲沾巾。

几重精舍掩荆扉,一径苍苔上翠微。饥鼠惯从松上窜,幽禽时向竹间飞。

雪翻小瀑潜通笕,云共残花半拂衣。清绝不知人世事,夕阳如水澹忘归。

雅称六株衣,见青葱,几簇翠云低绕。微步欲凌波,湘江静、烟水茫茫人悄。

冰肌玉骨,含情怕向东风笑。一点芳心杯样浅,着得春愁多少。

小窗净几清幽,伴金猊睡鸭,何须龙脑。弱质不禁风,环佩冷、争奈暮寒料峭。

新妆淡扫。蛾黄蝶粉天然好。倩影亭亭明月下,可是广寒飞到。

几见春风吹草青,一身偏自念初生。从今白发应重绿,岁岁春来母子情。

月出宵将半,星流晓未央。空闺易成响,虚室自生光。

娇羞悦人梦,犹言君在傍。

赤日堕于西隅,白月升于东牖。我趁于此开尊,佩得金印如斗。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