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深道二首 其一

秋风木叶落,送客丽谯东。岂怀儿女恋,爱此趣味同。

至理无辙迹,妙在日用中。闻言此不信,渠自马牛风。

吾子实所畏,立志高冥鸿。卓然游圣门,不受异说讧。

切磋岂不乐,愧非斲鼻工。于皇太极蕴,精微浩无穷。

愿言终玩绎,默参元化功。

张栻
张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人,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猜你喜欢
露沾衣,月隐壁;气凄凄,人寂寂,风回雨度虚瑶席。
来无声,去无迹,神心降和福远客。
塞垣八月暮,百卉已凄然。
沙惊瓯脱路,雾暗单于天。
卫霍始开府,辛赵数屯边。
鏖霜奔金戟,攒月驶飞鋋。
彫弧六钧劲,犀札七重穿。
一战薄澣海,再讨穷祁连。
露布报天子,称觞寿万年。
成败相寻岂有常,英雄最忌数悲伤。
芜蒌豆粥从来事,何恨邮亭坐箦床?
年年衰老交游少,处处萧条书信稀。
唯有巢兄不相忘,春茶未断寄秋衣。

少海惊波竟陨身,豸冠曾触骊龙鳞。生无赭色居台省,死有丹心质鬼神。

五夜虞渊终日见,百年宰木再回春。南宫戆老英灵在,地下惟应两故人。

悠悠川上云,矫矫云中翼。如彼游宦子,摇摇心靡极。

昔我辞故乡,千里凭华轼。今来摇洛都,素衣化缁色。

通籍厕宫僚,回翔金殿侧。世网重相婴,感念成悽恻。

牵怀谷水阳,缠绵胸与臆。思鸟有悲音,归飞犹未得。

重阳嘉节兴尤深。胜赏一登临。天阔水清山秀,霜叶坠疏林。增雅趣,助微吟。息尘襟。壶觞满泛,清韵重弹,谁是知音。

沧桑迁变此情长,一纸传书又沈阳。祇赖宾鸿通信息,生憎客燕语温凉。

小桃花发明书幌,老树阴浓护讲堂。莫谓交情宜水淡,醇醪饮后想周郎。

一年容易又经秋,不觉新霜满鬓头。坐竹晚凉风淡淡,临池月印水悠悠。

藤床自拂松花卧,石凳频窥鹿豕游。老去茅窗逢七夕,醉看牛女会绸缪。

去岁途逢岁欲徂,今年岁晚访浔隅。头颅未老心先折,世路多艰事屡殊。

知子淮南思桂树,愁予剑北问桑株。閒情廿载浑依旧,却笑虞翻走畏途。

十八羽林郎,飞腾事朔方。
青萍玄锦毂,赤兔紫丝缰。
沙漠今巢穴,燕然古战场。
王庭须远遁,卫霍在边疆。¤

烽火移家各一方,他乡翻觉胜家乡。昔年奔走同辛苦,此日亲朋半死亡。

孰肯预为身后计,那堪回忆少年场。繁华历尽风情减,况复苍苍两鬓霜。

河池安所理,种柳与弹琴。自合清时化,仍资白首吟。
程馀行片月,公退入遥林。想得询民瘼,方称单父心。
已昔东风御柳斜,枯肠一日万周车。
壮心难起泥中絮,老眼羞看雾裹花。
巷柏几家无主燕,池塘一种为官蛙。
江南寒食无烟火,白书沈沈似月华。
木叶轻飞,乍雨歇亭皋,帘卷秋光。栏隈砌角,绽拒霜几处,蓓深浅红芳。应恨开时晚,伴翠菊、风前并香。晓来寒露,嫩脸低凝,似带啼妆。
堪伤。记得佳人,当时怨别,盈腮泪粉行行。而今最苦,奈千里身心,两处凄凉。感物成消黯,念旧欢、空劳寸肠。月斜残漏,梦断孤帏,一枕思量。

峨冠五寸发垂垂,无扣貂褕称意披。倭堕鸯哥好妆束,绛帏双枕灿金丝。

马陵月黑山无路,火照白昼看大树。伏骑争驰万驽开,昔日庞涓死此处。

竖子成名一代雄,减灶七万垂奇功。谁言捭阖效鬼谷,十三篇本传家风。

当年共学交何笃,膑也虽贤涓也毒。远召旋将黥刖施,智不如葵难卫足。

忽逢齐使窃载归,上中下驷参兵机。膑车坐计胜已决,强齐乃藉刑余威。

君不见张陈刎颈原相倚,解印封王还切齿。假头已见购常山,怒魄空怜堕坻水。

石契兰交起战争,古来恩怨系功名。输他鸥鹭忘机甚,汀月溪风共主盟。

坚心持谏诤,自古亦艰难。寄邑虽行化,眠云似去官。
河分中野断,岳入半天寒。瀑布冰成日,谁陪吟复看。

正中偏拈转,虚空过那边。夜半金鸡生铁卵,明明谁辨暗中圆。

气不迷人人自迷,焚如炎火驷莫追。一朝之忿忘其身,病多休道药难医。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