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侯行春显圣观喜雨

行春冠盖暂踌躇,谁信东山面目疏。兴尽奚劳风送客,气和不觉雨随车。

移民虽恨梁加少,腐粟犹誇汉有馀。独叹吾儒有何贵,自今牛角莫横书。

李俊民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猜你喜欢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

  上大夫壶遂曰:“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余闻董生曰:‘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之,大夫雍之。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弊起废,王道之大者也。《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礼》经纪人伦,故长于行;《书》记先王之事,故长于政;《诗》记山川、溪谷、禽兽、草木、牝牡、雌雄,故长于风;《乐》乐所以立,故长于和;《春秋》辨是非,故长于治人。是故《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春秋》文成数万,其指数千。万物之散聚皆在《春秋》。《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故《易》曰‘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故曰‘臣弑君,子弑父,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渐久矣’。故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而弗见,后有贼而不知。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为人君父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蒙首恶之名。为人臣子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陷篡弑之诛,死罪之名。其实皆以为善,为之不知其义,被之空言而不敢辞。夫不通礼义之旨,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不孝。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以天下之大过予之,则受而弗敢辞。故《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

  壶遂曰:“孔子之时,上无明君,下不得任用,故作《春秋》,垂空文以断礼义,当一王之法。今夫子上遇明天子,下得守职,万事既具,咸各序其宜,夫子所论,欲以何明?”

  太史公曰:“唯唯,否否,不然。余闻之先人曰:‘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尧舜之盛,《尚书》载之,礼乐作焉。汤武之隆,诗人歌之。《春秋》采善贬恶,推三代之德,褒周室,非独刺讥而已也。’汉兴以来,至明天子,获符瑞,建封禅,改正朔,易服色,受命于穆清,泽流罔极,海外殊俗,重译款塞,请来献见者不可胜道。臣下百官力诵圣德,犹不能宣尽其意。且士贤能而不用,有国者之耻;主上明圣而德不布闻,有司之过也。且余尝掌其官,废明圣盛德不载,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业不述,堕先人所言,罪莫大焉。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而君比之于《春秋》,谬矣。”

  于是论次其文。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幽于缧绁。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身毁不用矣!”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

入与真主言,有骑天马来。但有华清宫,不用神明台。
肃肃长自闲,门静无人开。

三年逐客弄湘流,华气遮栏两鬓秋。祇有荒寒江上树,尚成诗句聚眉头。

浅色初含雨,轻阴未过池。
黄昏画楼畔,最是断肠时。

阳春二月时,桃李花参差。寄言诸姊妹,莫遣恶风吹。

今日如昨日,今生悟来生。当前不努力,宛转无留停。

人生实苦相,何所逃天刑。吁嗟此道场,古德未曾经。

阴阳分二气,钧播立万物。
泉脉或寒温,初非择地出。

历历东南景,平生万里游。江光连海远,岚翠近天浮。

小艇烟林暮,群鸦野树秋。乱离犹看画,吟思绕瀛洲。

三违江海春,再见岁将夕。开轩觞微风,忽近载阳节。

鸟鸣气适和,晨鹊亦稍集。逮欢不犹今,万事已逾昔。

缅怀命世士,具为知所役。翻知不贤名,可足济身策。

而我拙自藏,流动日月积。达观良有余,仁者造其极。

播美明珠篇,时草当更碧。

竹屋蒲团万壑东,萧然一幻坐来空。
十年尘虑都亡尽,留得青山入梦来。
卧虹千尺界湖光。冷浸月茫茫。当日三高何处,月唱入凄凉。
人世事,纵轩裳。梦黄粱。有谁蓑笠,一钓丝风,吹尽荷香。

中州人物一元龙,卓荦英才磈磊胸。浊酒数杯遗世虑,清诗千首傲侯封。

诸郎照眼三株树,旧业关心五老峰。头白他年赋归去,綵衣扶杖看从容。

别后桃花几遍开,旧题石壁长莓苔。屋梁月落天南北,山路云深梦往来。

幽洞尚留寻胜屐,故人多负出群材。须眉空向他乡老,好护新松待我回。

春尽啼鹃泪满枝。同功双茧不成丝。残月一钩残夜影,佛低眉。

天醉尽饶秦梦好,雨来还作楚宫疑。长恁蝶喧蜂绕去,几何时。

三十年来削碧桐,打渔为业武陵翁。纤钩香饵春山下,软线长杆钓濑中。

红杏雨头摇刺橹,绿杨烟际坐光风。应嫌鱼小沽钱少,新月偏多弯似弓。

何处旧繁华,蹉跎岁月赊。故人双鬓雪,寒夜一镫花。

病欲居僧舍,愁堪卧酒家。拥炉闲话好,与子老烟霞。

前年风雪中,送君还乡里。今年暮春天,别君凤里里。

单车走滇南,中道靡所止。东西感鸿飞,岁月惊马齿。

旧时欢燕深,离索复于此。他年再相见,须鬓可知矣。

努力供奉班,圭璋式朝士。

花县常三仕,台乌偶一枝。
不能执虎子,须效牧羊儿。
兰摧终异艾,豆落仅存萁。
共说长沙傅,生当盛汉时。

客久馀蓬鬓,归途负薜萝。儿童皆晋语,舟子自吴歌。

茅屋秋风破,原田荒草多。所欣安梦寐,依旧硕人薖。

会川连平津,置闸取减水。势本据建瓴,而岂同釜底。

霖潦无常时,下游胥借此。岂惟卫田庐,亦以资井里。

遥思改邑初,建设洵有以。无如运河长,迢迢路南指。

偶然遇盛涨,情形当熟揣。泄怒庶无阏,酾流俾弗蔽。

于焉杀其冲,即可通其滞。土石工殊施,卑高尺判几。

一劳图永安,万机金汤恃。作歌继芥园,停銮亲相视。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