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忆故乡风景

石榴树底红巾蹙,薝卜枝头露香玉。薰风拂拂自南来,时向高堂埽炎燠。

湘帘半捲日迟迟,竹阴参差柳阴绿。红绡焕烂蜀葵开,金弹累垂卢橘熟。

端阳佳节竞繁华,角黍堆盘映醽醁。一从游宦隔天涯,马首红尘厌驱逐。

有时飞梦绕钱塘,此景依然在心目。今年夏月居晋阳,南北风土殊炎凉。

清和已过近五月,草木犹自愁飞霜。故园物候不可见,尘沙塞草空茫茫。

云山望断几千里,小楼尽日空徜徉。

于谦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明朝浙江杭州钱塘县人。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土木堡之变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师,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英宗得归。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谥曰忠肃。有《于忠肃集》。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猜你喜欢
秦帝始求仙,骊山何遽卜。中年既无效,兹地所宜复。
徒役如雷奔,珍怪亦云蓄。黔首无寄命,赭衣相追逐。
人怨神亦怒,身死宗遂覆。土崩失天下,龙斗入函谷。
国为项籍屠,君同华元戮。始掘既由楚,终焚乃因牧。
上宰议扬贤,中阿感桓速。一闻过秦论,载怀空杼轴。
四牡驱驰千里馀,越山稠叠海林疏。
不辞终日离家远,应为刘公一纸书。
记神京、繁华地,旧游踪。正御沟、春水溶溶。平康巷陌,绣鞍金勒跃青骢。解衣沽酒醉弦管,柳绿花红。到如今、馀霜鬓,嗟前事、梦魂中。但寒烟、满目飞蓬。雕栏玉砌,空锁三十六离宫。塞笳惊起暮天雁,寂寞东风。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郎牵百丈上官塘,客倚篷窗晚饭香。
黄口近前休卖眼,船头已入语儿乡。

衣袖归时雨尽沾,卧闻凉叶响虚檐。鸟情幽寂将依树,苔意夤缘欲上帘。

静里秪应閒尚在,病来长与懒相兼。读书自笑成何事,细取虫鱼几字添。

荒苔綦迹,落叶诗声,孤檠听雨江关。寂寞鱼龙沧波,独放鸥閒。

西风庾愁催赋,剩空园,栖老霜菅。念游旧,有词坛,白雪幕府青山。

楚客悲秋何限,只斑斑,竹泪迸付蕉弹。铜狄摩挲,曾歌汉月移盘。

南云梦华重聚,荐吴尊、休汎衰兰。旷吟望,镇哀时、相共岁寒。

边楼回首削嶙峋,
筚篥喧喧驿骑尘。
敢望余生还故国,
独怜多难累衰亲。
云阴不散黄龙雪,
柳色初开紫塞春。
姜女石前频驻马,
傍关犹是汉家人。?

琳宫逼太虚,石树团清影。怅望白云仙,日沉九芝岭。

阳气透苍天。照照绵绵。地户猛焰亦如然。发出水中真觉性,一朵红莲。

早早认清泉。结取因缘。乌龟口内吐灵烟。助正丹田香馥郁,叶叶新鲜。

同云欲雪暮天阴,浊酒楼头手自斟。
漫仕偶尝叨五马,倦游何止丧千金。
尽捐寓宅偿逋负,仅保残书伴啸吟。
从此日长夜应短,示妨微耐晓寒侵。
早欲投闲林下坐,苦无度牒与袈裟。
在家偿若谢灵运,薄酒须知也胜茶。

湿翠黏衫,凉红晕烛,秋在画帘疏处。病怀已是怕黄昏,更禁他、这宵风雨。

西窗人去。冷落了、梧桐一树。正萧萧、向残更诉我,恁时情绪。

愁无语,闲画炉香,写就怀人句。高城只在雁声中,又溟溟、黑云遮住。

思君何许,记十里、芦花江路。泥秋衾、待把梦儿重作。

绿绨传诏下天畿,驿驭骎骎拥使騑。境上人瞻司马节,里中昼耀买臣衣。

宾帷华履侵宵会,农野朱轓带雨归。方有壮图深许国,庾园无计恋芳菲。

匡庐山中有佳士,读书结屋青云松。碧窗夜影紫翠动,落日照见香炉峰。

窥灯夜壁山鬼过,采兰东径仙人逢。危檐堕雪听风竹,古寺隔岭闻烟钟。

每思幽绝动归兴,岁晚落叶迷行踪。扁舟何日过湖口,分我半壁青芙蓉。

有发兮朝朝思理,有身兮胡不如是。
比屋弦歌说此间,诗来清似玉潺潺。
论交有道须簪盍,经世无才敢辄环。
剡上最怜分一曲,海边空自说三山。
谁能伴我湖亭宿,夜静遥占斗柄閒。

才看梢头开豆蔻。瞥眼韶华,又近春归候。寂寞空庭迟午漏。

闲愁惯向眉尖斗。

潦倒心情仍似旧。长日恹恹,客况难消受。料峭轻寒侵两袖。

落花风里诗魂瘦。

倚灶为灵自不灵,灵踪断处一堆尘。野老不来敲祭鼓,打正因邪别是春。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