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度西垣办北装,病回刚过一秋强。重来□□□□兴,为有南宫老侍郎。
帘外东风带晓烟。湿云酿雨做春天。馀寒未退小窗前。
初润花梢知节候,助人娇困耐人怜。鸳鸯波上羽纤纤。
旧庵在山顶,去此五里馀。创谋自吾祖,迁就今所居。
往时僧不多,苟且完室庐。至于五十载,风雨荒榛芜。
先人乐溪山,每到尝踌躇。深怜栋宇弊,缔构新是图。
凿岩辟幽径,开门揖清虚。高堂闳且深,三山列庭隅。
或禅或教律,济济跄衣裾。先茔旧所卜,乃在西南隅。
松筠老且茂,云气时卷舒。政和甲午岁,予解寿春符。
宽恩得真祠,展省来郊墟。清酹奠墓隧,诰轴焚金朱。
报效未云讫,涕泗徒涟如。朅来就堂宇,会饮族属俱。
夜深灯火明,山静竹柏疏。翻思昔日营,似为今所须。
先人笃好善,雅志在诗书。于公有阴德,高大其门闾。
虞诩名升卿,其后果不诬。嗟余忝厥修,覆败良可虞。
作诗以自警,其无迷厥初。
古人有学书于人者,自以为艺成,辞而去。师曰:“吾有一箧物,不欲付他人,愿托置于某山下。”其人受之,因其封题不甚密,乃启而视之,皆磨穴之砚也,数十枚,方知师夙用者。顿觉羞愧,及反而学,至精其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