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堂春·雨中杏花

轻阴池馆水平桥,一番弄雨花梢。微寒著处不胜娇,此际魂销。
忆昔青门堤外,粉香零乱朝朝。玉颜寂寞淡红飘,无那今宵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清明前后,云淡天阴,池塘和小桥边上,只见那毛毛细雨滋润着盛放的杏花,在微寒的天气下更显娇艳,也更为婀娜多姿。
想当年在那京师门外的堤岸上,一阵狂风暴雨过后,几日之间,杏花身殒香灭。花朵已经落尽的杏花,连蜂蝶都不来光顾了,只好守着寂寞过日子,它哪里还有一刻千金的春宵?
注释
画堂春:词牌名。最初见于《淮海居士长短句》。双调,有四十六字至四十九字四格,前片四平韵,后片三平韵。
青门:汉长安东南门,本名霸城门,因其色青,故俗称为青门。
玉颜:指杏花。
无那:无奈。

赏析

  首二句“轻阴池馆水平桥,一番弄雨花梢”,勾勒出“池馆”的气象景物:天色微阴,春雨绵绵,池塘水涨,已与桥平,细雨又把杏花浸洗一番。这二句似乎实写南园桥边雨中杏花,却分明是虚写风雨摧残中的柳如是,以实写虚,从而得到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

  紧接着二句“微寒着处不胜娇,此际魂销”,描绘了一幅杏花娇弱,好象承受不住春寒风雨的景象,这让伤名的诗人黯然销魂。

  上片一反诗词中用杏花装点热闹繁荣场面的惯常手法,用重笔描写它在春寒冷雨之中的“不胜娇”。在作者渲染的这种令人黯然神伤的情景中,作为虚影叠印的柳如是,则已绰约其中了。

  下片则借杏花的“零乱’’写柳如是的飘零身世,以抒发一己的“无那”心绪。

  “忆昔青门堤外,粉香零乱朝朝。玉颜寂寞淡红飘。”一个“忆”字,引出城门外长堤边这一派红颜憔悴、玉蕊凋零的残败景象。几句中三次写花,三次写法各不同:一曰“粉香”;二曰“玉颜”;三曰“淡红”。从“味”、“形”、“色”描绘之,美的确美矣。只可惜红颜薄命,生不逢地,只能用“寂寞”打发日子。

  这是一首咏物词,词中所咏的,是春雨微寒中的杏花。但吟味再三,雨中花间,总依稀晃动着一位佳人的倩影:她就是江南名妓柳如是。词人笔下的“雨中杏花”,就是他心中的情人柳如是:当年的卖笑生涯,留下了“青门堤外,粉香零乱朝朝”的记忆;如今,与词人同居,承受种种欢爱,却也遭遇无边的压力,仿佛“奔雨花梢”,“微寒著处不胜娇”。她以“寂寞”抗争,在无声中忍受巨大的精神摧残,任凭“玉颜”“淡红飘”,让青春年华流逝。词人对柳氏的遭际黯然“魂销”,却也无可奈何,只能徒唤“无那”。

创作背景

  明思宗崇祯八年(1635)春季至夏初,陈子龙和其外妇柳如是在松江徐致远的别墅中鸳鸯楼同居读书。从原文中可以看出这首词当是此时所写,乃词人排忧解愁之作。
陈子龙
  陈子龙(1608—1647)明末官员、文学家。初名介,字卧子、懋中、人中,号大樽、海士、轶符等。汉族,南直隶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崇祯十年进士,曾任绍兴推官,论功擢兵科给事中,命甫下而明亡。清兵陷南京,他和太湖民众武装组织联络,开展抗清活动,事败后被捕,投水殉国。他是明末重要作家,诗歌成就较高,诗风或悲壮苍凉,充满民族气节;或典雅华丽;或合二种风格于一体。擅长七律、七言歌行、七绝,被公认为“明诗殿军”。陈子龙亦工词,为婉约词名家、云间词派盟主,被后代众多著名词评家誉为“明代第一词人”。
  猜你喜欢
清晨三绿袍,罗拜北堂高。
积善因前烈,余光及尔曹。
勿矜从仕早,当念起家劳。
修立皆由己,何人可佩刀。
有美一人来自东,与儿洵约西游同。
谓闻古越多胜迹,庶可洗眼开心胸。
窆石亭空思禹迹,飞翼楼高忆蠡功。
过司马寓第,如见涑水叟。
入稽山书院,如见晦庵翁。
东山则想谢太傅之雅量,上虞则感李参伯之孤忠。
读范老堂记则怀憩堂于出守,问祈国里曲则想持帽于方童。
伟哉圣贤所森布,关乎名教无终穷。
彼柯亭之烟竹,兰亭之觞水,
剡溪之雪舟,邪溪之樵风。
虽非本色□慕羡,然亦余兴相迎逢。
盍陪簦笠风雨外,固异萍梗江湖中。
八十一岁汝我惧,二百里近我汝容。
目而送之岂漫往,归以复我将谁从。
滔滔世变犹古道,修竹可竹两人龙。
邺城大道甚宽,何故驾车碾鞍?
领鞴驴汉子科决,待驾车汉子喜欢。

传言天女化时生,毕竟移根种不成。阅尽大官诸本草,上头未有白松名。

今夕非昨夕,清光依旧多。后庭开月燕,窈窕转春歌。

沧海熹微曙色红,露华清溢万年松。君王正御蓬莱殿,钟鼓声高出九重。

静宇占幽深,是中何所有。
轩窗极清洁,砚席罗左右。
公余每休此,俗客曾不受。
六尺局脚床,解带就横肘。
扫除闲景物,健笔当大帚。
敢问公许年,得诗凡几首。

惠我诗章有琢磨,传家学力见功多。恍惊社里摛文手,夺得天边织锦梭。

竞约芳洲容与戏,预欣清夜醉时歌。熏蒸浪泊看鸢堕,不念垂垂老伏波。

镇来回不审,何时是了,问天也难分晓。可惜一江绿净,半林红袅,都被轻狂消缴。

年来双耳,长似蝉吟林表,那堪鼍吼还相嬲。便两鬓、几茎霜,也来萦绕。

到长夏、又还幽悄。

红绒冷落秋千架,人约西陵罢。梨花和泪闭重门,却似玉儿、憔悴忆东昏。

孟婆苦把东君妒,做作催春暮。愁春人正在朱楼,听尽丝丝点点、倚香篝。

鸟归花影动,鱼没浪痕圆。

西岭夕阳沈,绿树烟霏灭。渔郎罢钓归,溪女采菱歇。

远水浸落霞,瑶天淡微月。诗翁踞石采,悠然清兴发。

采罢好风生,萧萧吹鬓发。

凉蟾净如洗,酒醒夜初寂。山檐宿雨多,空阶响馀滴。

黄鹤矶头惜袂分,京华回首又离群。十年南北两为客,万里中间一见君。

访旧眼前星落落,惊新鬓底雪纷纷。归时莫过临邛令,应有王孙识赋文。

逾月留京国,春光总不知。
可伤连夜雨,好似暮秋时。
有客来无酒,逢人只说诗。
官中闻闭籴,应是细民饥。
十五日已前,天上有星皆拱北。
十五日已后,人间无水不朝东。
已前已后总拈却,到处乡谈各不同。

海鹤风神爽,霜筠气节清。诗书千古重,轩冕一铢轻。

德望承先世,文章属老成。方塘来宴集,写我灌婴情。

夹道松阴若剪齐,前人种得几多时。曾经行客频相恋,试问乡翁总不知。

暗引风声号绿野,密留云影挂苍枝。今人惠物能如否,祇有摧残樵牧儿。

天地一指,万物一马。踏倒系驴橛,清风满天下,庄生亦是悠悠者。

帝图草创,皇业初开。功高佐命,业赞云雷。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