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治山卞忠贞公庙

子孝臣忠,垂竹帛、功名如许。想当日、直言正色,褰裳卫主。

北府军兵遗恨在,南朝君相清谈误。便全家、碧血染雕戈,青溪路。

国运改,荒坟墓。王者作,新祠宇。看衣冠剑佩,精灵呵护。

独叹谢鲲称放达,堪羞王导虚名誉。怅千秋、洒泪冶城边,听春雨。

吴敬梓

  吴敬梓(1701—1754年),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汉族,安徽省全椒人。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后卒于客中。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

  猜你喜欢
日映宫城雾半开,太真帘下畏人猜。
黄翻绰指向西树,不信宁哥回马来。
城西社下老刘君,春服舞雩今几人。
白发弟兄惊我在,喜君游宦亦天伦。
〈微之先生门人,惟仆与子瞻兄、复礼与退翁兄皆仕耳。
〉垂白相逢四十年,猖狂情味老俱阑。
论兵顿似前贤语,莫作当年故目看。
石室多年款志平,新书久溷里中生。
遣师今见朝廷意,文律还应似两京。
征路迢迢,征旗猎猎,征袖徘徊。扑簌珠泪,怕闻别语,慵举离杯。
春风花柳齐开。只唤做、愁端恨媒。一片衷肠,十分好事,等待回来。

曾看沧海化红尘,云过沙飞阅世人。便是圣朝祥瑞物,何须芝草与麒麟。

望湖楼下照衰颜,羞见尘埃两鬓斑。风艇纵看山转侧,烟堤尽逐水回还。

唤人归去城钟急,触处相亲岭月弯。不用新诗摹绝境,定知长到梦魂间。

闽士褊狭自风气,我闻刘君言小异。汀漳水利可当闽,此议堂堂起人意。

建溪高屋如建瓴,水力驱机天所遗。谁能断取万丈瀑,激电鞭霆作机事。

富以其邻我何害,反掌当令收万倍。莫从鼠窟寻生活,且引眼光出牛背。

老夫岂妄众勿讶,或君不哂前言戏。深人作诗语不浅,多歧徘徊犹堪味。

我如冯妇耻攘臂,技痒自嫌囊底智。誓心铁石问韬庵,晚节相期在风义。

春闱期近也,望帝乡迢迢,犹在天际。懊恨这一双脚底。一日厮赶上五六十里。争气。扶持我去,转得官归,恁时赏你。穿对朝靴,安排你在轿儿里。更选个、宫样鞋,夜间伴你。
想人生,老与少,似春秋。恰幼年、却变白头。莫争空假,无常气断卧荒丘。大都三万六千日,多病多愁。崇真道,敬真圣,明真理,了真修。侍二尊、至孝全周。全家拔宅,功成同去到瀛洲。出离生死无来去,阆

石门抱被云湿衣,流水聒耳无是非。海潮夜语梅花戌,起看扶桑朝日辉。

少府怀贞节。
忘躯济所奉。
吏道勤不息。
繁文长自拥。
既阙优孟歌。
身没谁为宠。

尊拳相交四海沸,吁嗟先生不安睡。翻然舍此复何之,岁晏天寒日云暮。

幼妻弱子并两犍,老臧反顾催著鞭。酒尊棋局相后先,大豖在道猫在肩。

先生之居白云里,清风迎门鹤随处。陈桥一旦拥黄袍,何似山中睡方起。

石田茅屋今安在,回首高风三百载。君不见古汴凄凉禾黍秋,向来功业水东流。

身世漂流付等头,向来感慨鬓毛斑。
唤船载梦西兴渡,借屋盛书北固山。
开到黄花风渐锐,照残清野月频弯。
江流送我东来了,何日潮头送我还。

海棠枝上春欲暮。吹尽几番风。一年好景,花朝草草,寒食匆匆。

困人天气,雨收苔径,云淡长空。流莺啼老,落红庭院,飞絮帘栊。

倚低篷三尺,半生南北,似溪渔惯。甚当年偏喜问津,近来踪迹都倦。

秋衣乍典。休辜负酒家新幔。总难消得,此际闲情,且洗研惊鸥,折苇呼雁。

乱峰青过,又镜渌层层,落霞渐远。斜阳澹茗烟和梦,愁人正抛书卷。

流莺细啭。只认做江春才换。睡起却是,柔橹声中,有翠裙双语,白沙枫岸。

前溪见明月,正照溪上峰。一路踏松影,半山闻夜钟。

云深寻老衲,露重湿孤筇。回首下方路,墓烟深几重。

幽行已三里,村落半摛扉。只鸟时依树,孤萤不上衣。

月高人影小,潮定橹声稀。沿水星星火,归惊宿鹭飞。

岁时荆楚,渺淮海、相望竹林清逸。挂了豸冠归去也,侧耳中郎消息。见说旌旗,行春江上,也报归来日。婵娟千里,如今犹共天北。应是南国甘棠,绿阴新长,未放春风歇。料得清香凝燕寝,兵卫森然画戟。回首尘踪,转蓬未了,又欲驰京陌。浩歌金缕,殷勤遥寄铜狄。
桃花端的悟灵云,添得玄沙劫外春。
满地不知何处去,尘尘刹刹露全身。
雨溜和风铃。滴滴丁丁。酿成一枕别离情。可惜当年陶学士,孤负邮亭。边雁带秋声。音信难凭。花须偷数卜归程。料得到家秋正晚,菊满寒城。
庭前有奇树,幽艳发寒柯。
寂寂众芳歇,绵绵生意多。
孤根依岭表,高节委岩阿。
清友今何在,悠悠空逝波。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