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陛犹敷奏,彤庭歘战争。临危对卢植,始悔用庞萌。
御仗收前殿,兵徒剧背城。苍黄五色棒,掩遏一阳生。
古有清君侧,今非乏老成。素心虽未易,此举太无名。
谁瞑衔冤目,宁吞欲绝声。近闻开寿宴,不废用咸英。
床敷第一峰,峰头更高阁。超然出尘寰,何用不寥廓。
万有声臭无,中夜神明跃。心在不容玩,自然本无作。
总角敦大道,弱冠弄双玄。逡巡释长罗,高步寻帝先。
妙损阶玄老,忘怀浪濠川。达观无不可,吹累皆自然。
穷理增灵薪,昭昭神火传。熙怡安冲漠,优游乐静闲。
膏腴无爽味,婉娈非雅弦。恢心委形度,亹亹随化迁。
上国群公集,秋深画省开。虚檐河影近,凉苑树声来。
独坐多幽趣,高吟有逸才。平明当献纳,骑马踏轻埃。
密织枯枝,匀编露叶,摇飏一桁斜挂。冷月轻筛,霜风细簸,镇护茅檐寒罅。
低掀侧帽,记贳酒、者回村舍。消受天寒岁晚,无分绮窗珠榭。
押边夕阳才下,惯掩映、一灯红灺。最是寒添六尺,雪花轻洒。
荡户梢梢瑟瑟。又那管、江湖梦魂惹。卷起萧疏,柴门低亚。
一叶惊秋雨,殷雷欲住时。寒蛩犹未觉,促织已先知。
剪烛同清话,含毫各逞思。微风生夜月,雁影落芳池。
莫谓天涯远,而令问讯疏。易成三载别,难得一行书。
爱我容兄事,论文感索居。暮云千里合,雕眼倦应舒。
公子眼花乱发,老夫鼻观先通。领巾飘下瑞香风。惊起谪仙春梦。
后土祠中玉蕊,蓬莱殿后鞓红。此花清绝更纤秾。把酒何人心动。
乾隆四十年七月丁巳,余邀左世琅一青,张若兆应宿,同入北山,观乎双溪。一青之弟仲孚,与邀而疾作,不果来。一青又先返。余与应宿宿张太傅文端公墓舍,大雨溪涨,留之累日,盖龙溪水西北来,将入两崖之口,又受椒园之水,故其会曰双溪。松堤内绕,碧岩外交,势若重环。处于环中,以四望烟雨之所合散,树石之所拥露,其状万变。夜共一镫,凭几默听,众响皆入,人意萧然。
当文端遭遇仁皇帝,登为辅相,一旦退老,御书“双溪”以赐,归悬之于此楣,优游自适于此者数年乃薨,天下谓之盛事。而余以不肖,不堪世用,亟去,蚤匿于岩窭,从故人于风雨之夕,远思文瑞之风,邈不可及。而又未知余今者之所自得,与昔文端之所娱于山水间者,其尚有同乎耶,其无有同乎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