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雅,诗咏深思冶炼,朴实含华。书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隶书效法韩择木、楷书临摹王羲之曹娥碑,虽未精极,却能离俗而入于雅。画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笔力苍秀,品在方从义上。
心折半生行道路,眼明今日见茆茨。梦魂犹在风波处,月黑江喧下缆时。
昔日题舆愧屈贤,今来还见拥朱轓。笑谈二纪思如昨,名望三朝老更尊。
野径冷香黄菊秀,平湖斜照白鸥翻。此中自有忘言趣,病客犹堪奉一樽。
何来诸少年,石城迎莫愁。莫愁石城西,门前江水流。
腻脂呈晓晕,含醉惜红衣。独抱风光好,偏憎露粉肥。
枝间春煖透,烟外早寒微。物色从人转,遐心莫我违。
红笺记注,香糜匀染,生受绿蛾初画。挑琴擘阮太多能,自写影、养花风下。
月低金管,带飘珠席,两好心情难罢。芳时不惯是乌啼,愿一世、小年为夜。
半轮金镜,见横空千仞。飘泊韶华叹青鬓。看烧残绛蜡,简点袖痕,筹往事、惟有泪花相赆。
人生无限恨,何事伤心,梦里愁魂暗相趁。便珠楼十二,费尽黄金,人去后,金雁钿蝉难认。
只一点、相思仗东风,缄寄与伊行,更谁凭信。
名山刻画总支离,万熊千容到始知。高已难窥终爱瘦,险多不测乃称奇。
云随变幻无常致,松不雷同尽怪枝。若结茅庵青翠处,真修何必让安期。
墙头森森万竿竹,许借浓阴傍华屋。故宅荒凉扃复开,百年几见人歌哭。
春衾梦断闻晓鸦,湘帘不卷波纹斜。夜来风雨解人意,小红开遍林檎花。
碧天夜坠少微星,处士俄然梦奠楹。堪惜重泉閟玉树,谩怜洛社失耆英。
清名已著儒林传,潜德何惭太史铭。宿草寒烟封马鬣,贤良追慕不胜情。
扁舟四望临安路,舟人指点富春江。汉家九鼎久已矣,清风犹袅钓丝长。
暗上江堤还独立,水风霜气夜棱棱。
回看深浦停舟处,芦荻花中一点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