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肃公房喜普门上人自阳羡山至

山栖久不见,林下偶同游。早晚来香积,何人住沃洲。
寒禽惊后夜,古木带高秋。却入千峰去,孤云不可留。
刘长卿

刘长卿(709—789),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猜你喜欢
古刀寒锋青槭槭,少年交结平陵客。求之时代不可知,
千痕万穴如星离。重叠泥沙更剥落,纵横鳞甲相参差。
古物有灵知所适,貂裘拂之横广席。阴森白日掩云虹,
错落池光动金碧。知君宝此夸绝代,求之不得心常爱。
厌见今时绕指柔,片锋折刃犹堪佩。高山成谷苍海填,
英豪埋没谁所捐。吴钩断马不知处,几度烟尘今独全。
夜光投人人不畏,知君独识精灵器。酬恩结思心自知,
死生好恶不相弃。白虎司秋金气清,高天寥落云峥嵘。
月肃风凄古堂净,精芒切切如有声。何不跨蓬莱,
斩长鲸。世人所好殊辽阔,千金买铅徒一割。
柳色披衫金缕凤,纤手轻拈红豆弄,翠蛾双敛正含情。桃花洞,瑶台梦,一片春愁谁与共?

怨羽愁宫,算历劫、沉埋燕代。恸今古、电光石火,人亡琴在。

南国穿云谁挈去,西台如意空敲坏。剩孤臣、尚有未灰心,垂千载。

冬青落,花无赖。枯桐活,天都快。拭一弹再鼓,只增悲慨。

凄烈似闻山寺泣,箫骚不减松风籁。叹伯牙、辛苦旧时情,知音解。

急雨惊鸣瓦,转檐风叶粉如洒。闭户青山飞不去,对沧洲屏画。

换眼底衰红败翠供愁写。窥冷檠半落吟边灺。正酒醒无寐,怊怅京书题罢。

到此沈沈夜,为谁清泪如铅泻?梦想铜驼歌哭地,送西园车马。

叹去后阑干一霎花开谢,空怨啼望帝春魂化。算岁寒南鹤,解道尧年旧话。

三江古剧邑,入籍生齿夥。
词源百端起,区处不可惰。
子醇为之宰,幽隐照必破。
断事精且密,有若麦历磨。
尚惧忽一失,退即此堂坐。
戾者思改易,无使下罹祸。
如此凡二载,不识有纤过。
贤哉令之师,敢以此为贺。

悬车束马路徘徊,倒峡崩崖吼万雷。底事奔波冲险去,何如抖擞出尘来。

篱边秋老千花片,溪上烟寒一酒杯。抱瓮真同灌畦叟,更无机事可相猜。

苦忆君家两惠连,楼居应作水中仙。
静看河畔青青草,应有池塘春梦篇。
松枝宿雨碎滴下,野鹤巢边多水禽。
不见蓑衣台上晒,来人自起钓鱼心。

宛宛春田鸠,飞鸣柔且闲。一朝化为鹰,肃肃厉羽翰。

众禽不敢并,孤立秋云端。鸟既不自知,人胡究其然。

簪履三千气压齐,寒林那羡一枝栖。坐中有客鵩将赋,门外何人凤欲题。

沽酒未尝防恶犬,著鞭宁复待荒鸡。夕阳休凭栏干望,今日长安不在西。

雪消楼外山。正秦淮、翠溢回澜。香梢豆蔻,红轻犹怕春寒。晓光浮画戟,卷绣帘、风暖玉钩闲。紫府仙人,花围羽帔星冠。
蓬莱阆苑,意倦游、常戏世间。佩麟旧都,江左襦袴歌欢。只恐催归觐,剩宴都、休诉酒杯宽。明岁应看,钧容舞袖歌鬟。

百里专城接大荒,何来借寇重循良。西京应识借公传,南国新闻荀令香。

去日壶浆迎竹马,行春麦穗满岐阳。遥知俎豆风流远,闽海波连紫水长。

淆名江上月,幽思岭边云。没世无知己,陪祠未当勤。

丧衾论邪正,诗律较铢分。端似太丘长,公卿见纪群。

寺阁涵虚跨碧潭,菰蒲枫柳认江南。侍臣家世俱游此,雁叙题名在壁龛。

纤云捲尽星河淡,疏萤乍飞幽径。树杪筛风,萝乍挂月,山气经秋先冷。

流光不定。看点点吹来,槐烟破暝。十载离乡,旧游回首漫重省。

新凉初散馀暑,瑶阶曾见处,梧坠金井。罗扇轻挥,珠帘巧入,浴后画栏同凭。

添辉弄影。想静映琴书,自生吟兴。此夕天涯,照人清漏永。

世尊拈花,勾贼破家。
迦叶微知,声前失照。
车峰辊毬,双放双收。
玄沙未彻,眼中拔屑。
云门顾鉴,递相脱赚。
俱胝坚指,全无巴鼻。
遮一队汉,敌国家财。
修行不落与不昧,尽作野狐涎唾腥。
拾取娘生穷相口,拶开云路吸雷霆。

望中烟朵气佳哉,疑是三神海上来。坼峡霾云高士卧,峭峰削壁巨灵开。

银河倒泻晴飞雨,石鼓高悬昼殷雷。愿结茅亭依玉井,不愁蕊笈閟丹台。

不合生来爱苦吟,书淫传达室癖到于今。
江湖未遇医治手,烦向诗脾谩一鍼。

  南康太守听事之东,有堂曰“直节”,朝请大夫徐君望圣之所作也。庭有八杉,长短巨细若一,直如引绳,高三寻,而后枝叶附之。岌然如揭太常之旗,如建承露之茎;凛然如公卿大夫高冠长剑立于王庭,有不可犯之色。堂始为军六曹吏所居,杉之阴,府史之所蹲伏,而簿书之所填委,莫知贵也。君见而怜之,作堂而以“直节”命焉。

  夫物之生,未有不直者也。不幸而风雨挠之,岩石轧之,然后委曲随物,不能自保。虽竹箭之良,松柏之坚,皆不免于此。惟杉能遂其性,不扶而直,其生能傲冰雪,而死能利栋宇者与竹柏同,而以直过之。求之于人,盖所谓不待文王而兴者耶?

  徐君温良泛爱,所居以循吏称,不为皦察之政,而行不失于直。观其所说,而其为人可得也。《诗》曰:“惟其有之,是以似之。”堂成,君以客饮于堂上。客醉而歌曰:“吾欲为曲,为曲必屈,曲可为乎?吾欲为直,为直必折,直可为乎?有如此杉,特立不倚,散柯布叶,安而不危乎?清风吹衣,飞雪满庭,颜色不变,君来燕嬉乎!封植灌溉,剪伐不至,杉不自知,而人是依乎!庐山之民,升堂见杉,怀思其人,其无已乎?”歌阕而罢。

  元丰八年正月十四,眉山苏辙记。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