髯郎高卧元无恙,何日湘滨具一舟。肯约春风同过我,为公酾酒炙肥牛。
天涯远报茁琼枝,共说鹓雏骨相奇。鼻祖从来种桃李,耳孙自合产兰芝。
荐雷名震因观易,他日趋庭使学诗。无复区区如尔父,定须了了胜吾儿。
书来可想开怀抱,老去何因与弄持。素有庞翁携隐志,未应孤负鹿门期。
陇水沉沙,巴猿咽雨。泪尽潇湘竹死。多情怨魄,何处飞来,声在万重云里。
肠断行吟放臣,去国佳人,地遥天迩。悄空山,月冷风清,惟见野棠如绮。
记向日、琼户珠帘,樱唇簧舌,吹商呵徵。朱颜尚在,十二阑干,回首不堪重倚。
沧海桑田有时,海若未枯,愁应无巳。到明朝、赢得浮花满树,锦毇霞碎。
十年尘海劳魂梦,此日重来眼倍清。好景恨无苏老笔,乞归徒有贺公情。
白凫飞处青林晚,翠壁明边返照晴。烂醉湖云宿湖寺,不知山月堕江城。
款语途中绪,联镳雪里山。乡关何处是,回首泪痕斑。
汉唐有国士,遇主亦何奇。深谋在密勿,外廷那得知。
系惟张留侯,楚汉视安危。韩、彭方苦战,状貌自委蛇。
技经肯綮间,披豁定危疑。更下商山皓,不茹商山芝。
所关良大计,智勇安足为。邺侯故隐沦,踪迹若相追。
藩镇方跋扈,未亲提一师。白衣侍黄衣,从容帷幄时。
僣乱以次平,发纵者为谁。君臣方燕笑,徘徊若有思。
乘间进微言,遂乃定丕基。此事故不小,人亦无从窥。
嗟此二侯者,鸿名宇宙垂。一从赤松游,一愿返西陲。
功成拂衣去,千载共心期。
江水既合彭蠡,过九江而下,折而少北,益漫衍浩汗,而其西自寿春、合肥以傅淮阴,地皆平原旷野,与江淮极望,无有瑰伟幽邃之奇观。独吾郡潜、霍、司空、龙眠、浮渡,各以其胜出名于三楚。而浮渡濒江倚原,登陟者无险峻之阻,而幽深奥曲,览之不穷。是以四方来而往游者,视他山为尤众。然吾闻天下山水,其形势皆以发天地之秘,其情性阖辟,常隐然与人心相通,必有放志形骸之外,冥合于万物者,乃能得其意焉。今以浮渡之近人,而天下注游者这众,则未知旦暮而历者,几皆能得其意,而相遇于眉睫间耶?抑令其意抑遏幽隐榛莽土石之间,寂历空濛,更数千百年,直寄焉以有待而后发耶?余尝疑焉,以质之仲郛。仲郛曰:“吾固将往游焉,他日当与君俱。”余曰:“诺。”及今年春,仲郛为人所招邀而往,不及余。迨其归,出诗一编,余取观之,则凡山之奇势异态,水石摩荡,烟云林谷之相变灭,番见于其诗,使余光恍惚有遇也。盖仲郛所云得山水之意者非耶?
昔余尝与仲郛以事同舟,中夜乘流出濡须,下北江,过鸠兹,积虚浮素,云水郁蔼,中流有微风击于波上,发声浪浪,矶碕薄涌,大鱼皆砉然而跃。诸客皆歌乎,举酒更醉。余乃慨然曰:“他日从容无事,当裹粮出游。北渡河,东上太山,观乎沧海之外;循塞上而西,历恒山、太行、大岳、嵩、华,而临终南,以吊汉,唐之故墟;然后登岷、峨,揽西极,浮江而下,出三峡,济乎洞庭,窥乎庐、霍,循东海而归,吾志毕矣。”客有戏余者曰:“君居里中,一出户辄有难色,尚安尽天下之奇乎?”余笑而不应。今浮渡距余家不百里,而余未尝一往,诚有如客所讥者。嗟乎!设余一旦而获揽宇宙之在,快平生这志,以间执言者之口,舍仲郛,吾谁共此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