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慥(?—1155年)为南宋初道教学者。字端伯,号至游子,晋江(今福建泉州)人。生卒年不详。北宋大臣曾公亮裔孙。曾官至尚书郎、直宝文阁。晚年隐居银峰,潜心修道,主张“学道以清净为宗,内观为本”,编成《道枢》四十二卷,选录大量修道养生术,包括义理、阴符、黄庭、太极、服气、大丹、炼精、胎息、金碧龙虎、铅汞五行等。曾慥死后被列为理学名臣,进祀乡贤祠。
不愿百二如赵州,八十行脚心未休。不愿千岁如宝掌,沧桑阅尽增惆怅。
但须一念到万年,何用三登还九上。忆昔当初脱白时,眼空三界无龙象。
光阴强半易蹉跎,烟水百城空莽宕。自从身入老人场,壮志潜销气凋丧。
两条寒涕镇垂膺,一緉芒鞋输少壮。徒行一步当十步,岭长百丈如千丈。
青蔬赤饭栗棘蓬,藜羹茗饮桃花浪。只愁信施己难消,拚此身心作回向。
百八菩提如意珠,六字洪名无尽藏。店远村遥未抵家,水尽山穷须谛当。
钟初鸣,鸡再唱。殷勤借问老同参,百尺竿头谁向上。
鹿洞意巳惬,龙池渴未消。还随持节使,重过濯缨桥。
涉水凉生袜,扪萝翠染绡。行行浑不倦,去去即非遥。
路转山交股,峰回草没腰。险中频却马,狭处仅容轺。
异迹多存古,幽期自远嚣。石眠闻晋史,台隐记梁昭。
泉似中天落,云疑万壑摇。南风清泱暧,西日下岑寥。
选胜欣初霁,探奇遂诘朝。浮岚频近眼,五老若为招。
南薰播荡来舜琴,江村处处皆绿阴。开花却喜值脩景,托根况得依中林。
孤标挺挺同乔木,密叶幽丛蔼烟绿。嫩蕊新装浅淡金,清肌莹贴温柔玉。
当知异品来仙府,凡草那能此清楚。半开临砌复临池,乱吐宜晴更宜雨。
长嗟时菊太鲜妍,却笑疏梅颇寒苦。兰蕙虽云抱国香,中含哀怨成千古。
丰姿炯然冰雪如,丽非妖艳清非癯。莫言此色世间有,正恐异香天下无。
昔年梵宇聊相寄,却嫌云月多僧气。黄金布地非所荣,幸有白莲同臭味。
朅来移植向书寮,灌溉栽培暮复朝。芳心一点亦倾日,祗缘颜色不似茙葵娇。
从今永结林泉趣,尚赖骚人屡相顾。岂无周子爱莲心,正乏逋仙咏梅句。
名园嘉草多艳红,繁华嗜好人皆同。歌扇才抛海棠月,舞衫又捲蔷薇风。
兹晨清赏元非偶,作诗遗问情何厚。吟边酒畔得从容,一种幽情为君剖。
不愿移栽向月宫,瑶室遍开丹桂丛。不愿扬州比奇植,琼花亦是倾城色。
安得相携水仙共踏明月波,浮世尘氛奈尔何。
披衣听鸡鸣,膏车待明发。萧条古东阿,遗堞带残月。
纡馀入空谷,踯躅寻旧辙。前瞻阒无人,四顾皆积雪。
悲风泱漭至,仆夫惨不悦。驱驰二十里,晴旭生木末。
稍欣山色佳,缓辔行复辍。我生一何愚,奔走恒挈挈。
赋命与仇谋,艰险难备说。蹉跎三十馀,益叹身世拙。
岂无浮海志,实恐甘旨阙。缅怀古圣贤,感激肠内热。
我昔温陵行,始初得许侯。温陵故佳胜,况从吉士游。
日月虽无几,所乐良绸缪。归来十载间,再见朝王州。
故人重相遇,尊酒更劝酬。欢意我已衰,壮心君益遒。
君颜反更少,我但未白头。乃知中都劳,岂若江湖优。
嗟哉石渠客,有似鱼被钩。何不断去之,未知所从流。
羡君翩然归,春风帆画舟。锦衣乡治中,弩矢驱道周。
旧庐何光辉,高堂荐甘羞。仕者固应尔,自馀信悠悠。
送君喜宁已,顾我愧莫收。幸君谢友朋,我志无所求。
玉果犀钱伴客醺,此生投老恨空闻。对人敢说青箱字,隔水徒湔白练裙。
三月扶筇登殿阁,一天垂柳下河汾。灵祠飒飒如风马,应有神光入夜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