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虚喜同人,绝弦悲异代。独行增永怀,赏废有馀嘅。
平生友英俊,末路离欢爱。何图蓬藋间,复与亲仁会。
知言甚合符,定交果倾盖。先民夙所仰,斯人固其辈。
鸿才何炳蔚,雅行乃韬晦。官联侍从列,意寄风尘外。
相望己劳积,辞诀能无槩。差池惜良晤,缱绻见交态。
吾衰采真游,子贤熙帝载。一结同心言,当令岁寒在。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远。其上则丰山,耸滁而特立;下则幽谷,窈滁而深藏;中有清泉,滃滁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皇甫辉、姚凤于滁东门之外,遂以平滁。修尝考其山川,按其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辉、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也,盖天下之平久矣。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铲削消磨,百年之间,漠滁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
今滁介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水拍晴桥,山衔春店,飞花落絮悠飏。打鱼放鸭,四月好年光。
此地林峦绝胜,家家足、碧涧幽篁。斜坡上,碎瓻败甓,零乱补围墙。
鸣榔。思往事,峨嵋仙客,曾驻吾乡。惹溪山千载,姓氏犹香。
今日紫姑圣女,喧村赛、画鼓明妆。残碑在,独怜野草,渐没古祠堂。
庭花向晚寂无邻,槁木经年犹有新。屈子徒令惜往日,谪仙别自悲馀春。
烹鱼馔笋竟谁事,骑马看花非我辰。故旧相逢莫趣驾,閒居亦是素餐人。
布帆婀娜江州至。贻我相思字。怀中一日九开看。记得旧时风雨夜阑干。
潮平若泛九陵渡。须把滕王赋。南州榻冷剑城凉。借问延陵何日下南昌。
黄犊鸣水中,相顾皆愕然。探之无所得,有蛙仅如钱。
持问旁舍翁,云此号圆蛤。夏潦蛙沟渠,喧呼自酬答。
卒然闻其声,谓当可专车。既见一拊掌,寸莛量有馀。
物生元气中,小大各异趣。蛙质黄牛鸣,持此欲谁附。
我居固已陋,尔鸣良亦村。绵蛮啭黄鹂,我今思故园。
少时见白日,意谓手可扳。仰天邈无阶,狂走徒赪颜。
尺绠愧深汲,寸管无全斑。圣途千万里,用力恒苦艰。
安得骖飞龙,倏尔升天关。
往年采玉于阗东,今年采玉昆山中。近来苦难得白璧,荆珉燕石常相逢。
世无明眼非无玉,水苍玄英委空谷。何限瑰奇不见知,岂独骊珠混鱼目。
君不见琥璜在璞未琢磨,云谁识之古卞和。
燕支明翠黛,两岸是谁家。池水凝如镜,采采芙蓉花。
琴川官舍漫多鱼,却忆松江巨口鲈。偶见秋风动归兴,不知还是季鹰无。
岭树燕云此问津,朝来菱彩映江滨。澄清更为忧时急,湛露今承宠命新。
虎观谈经环礼乐,彤墀鸣佩曳星辰。匆匆计日长安近,正喜银幡赐侍臣。
湖海有畸人,幽栖违世俗。上种岭头松,下采篱边菊。
托言以徜徉,老至忘龌龊。何当损大篇,锦绣被岩曲。
客至时披吟,敲金而戛玉。莫言贫贱交,顿使富贵足。
可以示子孙,什袭当三祝。昨夜狼弧间,辉映在林木。
雪销未尽残梅树。又风送、黄昏雨。长记小红楼畔路。杵歌串串,鼓声叠叠,预赏元宵舞。
天涯客鬓愁成缕。海上传柑梦中去。今夜上元何处度。乱山茅屋,寒炉败壁,渔火青荧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