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皇帝挽辞二首 其一

圣文摅道妙,神武拓边封。治迹超三代,焦心厌九重。

方仪韶乐凤,忽驾鼎湖龙。遗烈传千世,鸿基固祖宗。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字子骏,钱塘人。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皇祐五年(公元一0五三年)进士,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猜你喜欢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春园芳已遍,绿蔓杂红英。独有深山客,时来辨药名。
径坂仙翁名盖代,得君胶法喜临池。
鸡林鼠岛皆知重,尔亦声华万古垂。
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
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石波清。
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海日晴。
遥望四边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鸿轻。

轻鸿数点千峰碧,水接云边四望遥。
晴日海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
清波石眼泉当槛,小径松门寺对桥。
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
无妨自是莫相非,清浊高低各有归。
鸾鹤群中彩云里,几时曾见喘鸢飞。

一枝吾在把,不必向篱东。秋色近相媚,寒香夜可终。

酒来疑泛白,烛灭似愁红。好为携怀袖,玄霜下远空。

齐有高密,有沂有沐。旁有泰山,莒鲁郊关。

粤有人焉,气清神耸。立节以高,处义而重。维节维义,肇自布衣。

根本渊源,所养可知。以义为文,洪畅精微。以义持守,隐如坚城。

以义作为,动如精兵。面有正色,口无谀声。赤心可割,肝胆可倾。

以义接物,不矜不骄。以义临民,实庇汝曹。实康实济,实恺实悌。

民实宜之,实受其惠。方今天下,虽曰治安。正在所恤,民有饥寒。

公所往居,岂肯草草。戒吏侵渔,欲民温饱。言者为准,行者为表。

维恕维平,除烦去扰。狼摧其牙,虎缩其爪。父子室家,足以相保。

作此诗者,岂徒然乎。庶使其民,传告欢呼。

五十八归来,于我似差速。其如迂懒性,世事昧五六。

多病况早衰,须鬓失旧绿。辞家今几年,但看庭前木。

寸根手自移,今已如立竹。从公归去来,家住湖山足。

忧勤承圣绪,开泰喜时康。恭己临群后,垂衣御八荒。
务闲春向暮,朝罢日犹长。紫殿初筵列,彤庭广乐张。
成功归辅弼,致理赖忠良。共此欢娱事,千秋乐未央。
散处身如寄,幽栖屋似船。
江鸣风落雨,山暗树生烟。
架有催诗简,囊无贳酒钱。
东邻吴季子,潇洒亦堪怜。

钟石既相和,江海复无波。梁客簪裾盛,陈王文雅多。

修途参弱骀,乔木间轻萝。幸承滥吹末,击壤自为歌。

王母初来汉殿时,青鸾蹋折埽坛枝。天风吹老龙珠帐,挂坠瑶簪醉不知。

梁王池苑已苍然,满树斜阳极浦烟。
尽日回头看不见,两行愁泪上南船。

春旗几样趁风斜,箫管凄清静不哗。翠涨溪流复山色,绿杨城郭间桃花。

一杯那酹啼鹃恨,千载同怀宿草嗟。却喜连朝红雨歇,杏帘闲问酒人家。

茄冬西畔导双旌,俯瞰沧波似掌平。
村落几家田畯宅,夕阳一棹估儿钲。
山荒草木秋声借,风定鱼龙昼睡成。
谁上将军筹海策,堠亭把酒话屯兵。

寂寞谁相问,清斋隔市嚣。忽遗芳树至,应识雅情高。

布叶疏疑竹,分花嫩似桃。野人看不厌,常此对村醪。

丞相祠高庾岭阳,绿槐翠柏蔚苍苍。当年风度云霄迥,异代丹青日月光。

古栋流霞虚掩映,画檐飞鹤晚回翔。重来趋谒心殊愧,勋业无成鬓易霜。

惜花心事,不由人、蝴蝶梦魂先觉。刚纳绣鞋行掠鬓,仰见斗横林杪。昨日深红,今朝轻白,颜色殊昏晓。此中滋味,料他尘世知少。
问二十四番风,寒梅并绛楝,始终俱好。须看未开开又谢,多少落英颠倒。彩缀隋园,鹿游唐苑,哀乐无凭祷。此音谁寄,凭阑犹把琴抱。

曲岸少人烟,斜阳下远天。千帆同挂月,小邑喜迎船。

风吼停桡夕,霜飞击柝边。南来渐有客,乡语自相怜。

于穆清庙,聿脩严祀。四县载陈,三献斯止。笾豆撤荐,人祗介祉。

神惟格思,锡祚不已。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