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騼登雪岭,飞旆驻香城。路盘高下骑,峰回出没旌。
云衣缝涧户,霞绮织山楹。飏刹移虹影,携风引梵声。
岫馥炉烟合,岩悬叠溜萦。空结笼檐网,虚谷响台铃。
簇野千丛暗,长河一带明。散望禅林外,方弘拯溺情。
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为善,中国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是嫡三子。贞观五年(631年)封为晋王,后因唐太宗的嫡长子皇太子李承乾与嫡次子魏王李泰相继被废,他才于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册立为皇太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即位于长安太极殿,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一说里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32年。李治在位34年,于弘道元年(683年)驾崩,年五十五岁,葬于乾陵,庙号高宗,谥号天皇大帝。
竟日东风吹细雨。吹不转,天涯絮。便倚尽、长亭多少树。
春去也,人难住。人去也,春难住。池馆依然行乐处。
何事耽羁旅。待相见、重倾离别绪。人归也,春无语。
春归也,人无语。
何处观朝阳,日日天东极。吾人孤凤鸣,长向朝阳立。
本是玉玚天上种,几时还驻云軿。檀心粉颊两盈盈。
香迷双嫩蝶,熏恼一林莺。
手折一枝相借问,何如蟾阙秋清。东君着意更殷勤。
朦胧烟月㬉,骀宕柳风轻。
港通略彴路萦纡,倚郭人家种艺殊。解识花花与叶叶,红鹦鹉伴绿珊瑚。
浴起新围宝袜轻。乌栖人静夜无声。手携金鸭下阶行。
榆荚柔风薰佩带,桐花斜月晒帘旌。谁人遣比此时情。
潇潇风雨古银冈,三月莺花特地狂。遥忆故园吟赏处,春光应富挹山房。
三月后方有,百花中更无。
西风吹客出高城,一角西山放晓晴。落木寺门天远大,荒郊秋雨水纵横。
野花当户有寒意,老桧啸空答梵声。初地安心犹未得,夜深孤月上方明。
当年交臂许云龙,太息名高未易逢。我辈都非食肉相,古人常作酒家佣。
三巴二月莺千啭,万里双鱼泪一封。何处相思不相见,梓江迢递剑门重。
风烟冷我买山情,归思逢春日夜生。闻道片帆临涨海,飘然一杖出孤城。
萧萧古渡空林晚,浩浩长江锦石横。怅望东南无限恨,雨残云暗鹧鸪鸣。
别思匆匆,惜无计、得留君住。念此去、寒汀野渚,冰坚可渡。
几个归人残雪岸,一肩行李斜阳路。较春初、一倍泪痕多,如铅注。
离别恨,都休诉。问后会,知何处。叹人生聚散,飘蓬落絮。
风雨莫教魂梦隔,音书肯使鳞鸿误。更为余、传语到高堂,思尤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