蹭蹬瓜期失,山城独滞留。驰驱更万态,寒暑过三周。
底里繇前固,堤崖懒外修。仅能暑吐茹,岂谓足阳秋。
所幸偷安佚,兹心在讨求。门阑方事隙,园落见春休。
秀色孤花载,晴光隘叶浮。池鱼行有队,林鸟语多羞。
芦笋青簪短,丁香翠幄稠。藏身咍野茧,努角笑蜗牛。
庭拥芭蕉扇,墙披薜荔裘。清风如远俗,危坐自忘忧。
目极山兼水,云飞越与瓯。官曹虽鞅掌,野兴易牵钩。
缿绝侵疆讼,阍无覆刺投。优閒为佐局,邂逅得吾流。
酒薄犹思共,诗成罔不酬。肺怀非异致,议论讵相矛。
受代何辞晚,谋欢且自由。他时遂暌阻,徒尔念英游。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字子骏,钱塘人。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皇祐五年(公元一0五三年)进士,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彭郎作诗调最高,语中起伏多波涛。维其有之是以似,千佛名经中一豪。
潮从海来与山激,彭郎诗成疾飞镝。词锋何止却千军,脆敌何堪守坚壁。
去年载酒呼衰翁,萧萧两鬓吹江风。手持氂尾白玉柄,坐中风味王安丰。
今年不出无一语,想像红旌浪中舞。卧听东来响怒涛,安得西飞有双羽。
晚岁菟裘谁与谋,有如此江真可羞。会待潮来复潮落,短蓑独速吴江秋。
可怜时节。天云远、飞鸿带去呜咽。料伊枕上,蚕箔灯昏,药炉烟结。
春波倦缬。但频看、蔫衫绣蝶。更支持、腰慵腕怯,强起理愁发。
堪忆眉奁畔,把手无言,那回离别。秋深梦瘦,想沉沉、苇帘霜月。
夜半零啼,定迢望、藁砧怨切。况今宵、听到乱雨打落叶。
慈云何盘盘,崒嵂罗众致。白石如叠浪,青林若簪髻。
落日宜远山,况与秋爽会。忆昨湖上亭,解后多意气。
感君十年心,发我千里思。江山日待人,突兀为我辈。
从来费梦寐,到此烦应对。奇怀郁种种,笔墨差远寄。
披襟欲嗒然,相与寻冥契。
荷叶陂头流水声,月华霜气两凄清。自怜委翅蓬蒿底,不得相从赴远征。
长江西来合巴汉,老客经行几一半。黄牛峡底回双篙,白鹭洲傍见二髦。
林间不得一屋住,徽之种竹?□处。累日难为市口赊,常时每□沙头渡。
岂不闻万八千丈之天台,蔓青溪上二女子,山桃已熟红如腮。
当时少年不能去,发白秪漫思归来。石桥飞流转苍翠,也是东行入沧海。
蓬莱方丈望见之,瑶草丛生久相待。徂鹤犹然未寄书,还家千年兹在诸。
且从刘伶赴一石,明日五斗君其储。
惭哀颜栀黄。听盐声鹊外,蜜语蜂旁。犹记揉云梨梦,腻脂莼乡。
欹宝瑟,如人长。凤城南、秋衾宵凉。恨卸朵鬟花,凝冰泪酒,轻别踏摇娘。
嗟飘泊,浮江湘。赠回文锦字,少年疏狂。谁遣蕉抽心卷,藕连丝量。
悲弱絮,怀猗桑。问空梁、燕泥存亡。误石上三生,吴宫屧廊春草香。
南来数骑,问征尘、正是江头风恶。耿耿孤忠磨不尽,惟有老天知得。
短棹浮淮。轻毡渡汉,回首觚棱泣。缄书欲上,惊传天外清跸。
路人指示荒台,昔汉家使者,曾留行迹。我节君袍雪样明,俯仰都无愧色。
送子先归,慈颜未老,三径有馀乐。逢人问我,为说肝肠如昨。
瞻上座。枨触旧愁无那。身世蚁旋盘转磨。有何勘不破。
我在穷忙里过。尔在安闲中坐。尔我形分劳与惰。影儿人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