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戡(1141—1182),南宋官吏。字定夫,福建仙游人,蔡襄五世孙,蔡伸嫡孙。始居武进,初以荫补溧阳尉,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进士,累官宝谟阁直学士。七年,召试馆职授秘书省正字。八年,知江阴军。历广东、京西转运刮宫,广东、湖南提刑。淳熙十年(1183)由湖广总领徙建康府总领,寻徙淮西总领。光宗绍熙元年(1190)为浙东提刑,召除中书门下检正诸房公事。五年,兼知临安府,再任湖广总领。宁宗庆元二年(1196)知隆兴府。嘉泰元年(1201)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勤政爱民,赢得清声。生性洒脱,不肯与权奸为伍。韩侂胄掌权后,便告老还乡。才华出众,著作甚丰。
昔在唐天宝,禄山反范阳。天子狩蜀都,贼兵入西京。
肃宗起灵武,国势重恢张。二载收长安,銮舆迎上皇。
小臣有元结,作诗颂大唐。欲令一代典,风烈追宣光。
真卿作大字,笔法名天下。磨厓勒斯文,神理遗来者。
书过泗亭碑,文匹淮夷雅。留此系人心,枝撑正中夏。
先公循良吏,海内推名德。驱马复悠悠,分符指南极。
遐眺道州祠,流览浯溪侧。如见古忠臣,精灵感行色。
匪烦兼两载,不用金玉装。携此一纸书,存之贮青箱。
以示后世人,高山与景行。天运有平陂,名迹更存亡。
宝弓得堤下,大具归西房。旧物犹生怜,何况土与疆。
却念蒸湘间,牧骑已如林。西南天地窄,零桂山水深。
岣嵝大禹迹,万木生秋阴。一峰号回雁,朔气焉得侵。
恐此浯厓文,苔藓不可寻。藏之箧笥中,宝之过南金。
此物何足贵,贵在臣子心。援笔为长歌,以续中唐音。
君家临大河,龙门仅数武。生长飞浮山,耕牧安瘠土。
西河溯遗风,咏歌三百五。小序乃国史,得失于焉取。
周南本根地,厥惟夏阳古。太姒窈窕姿,宫人所歌舞。
洋洋雎鸠篇,房中以为祖。君诗兼风雅,哀乐有规矩。
后妃与琴瑟,文王与钟鼓。文母墟墓存,再拜以依怙。
玄窗太霞气,赤书洞古文。借问轩中主,莫是紫阳君。
阖闾城郭填姑苏,吊古登台百感俱。秋水远随鸿影没,江云长傍客帆孤。
吴时花草于今在,晋代风流绝世无。别后故人须有得,已应怀宝问归途。
花竹参差荫石苔,幽居却似小蓬莱。山光入座青云动,水色摇天白雨开。
得兴不妨閒觅句,忘机尽自可衔杯。主人爱客能潇洒,许我携琴日日来。
去年六月十五夜,月明渔浦看潮生。今年此夜对明月,凄凉池馆难为情。
故人梦断知何处,生存华屋含风露。明朝家具载扁舟,又向临平山下住。
忆昔故人邀我来,笑谈白日驱风雷。百年未半忽转烛,时移事改令人哀。
我家金华北山北,堂上慈亲年八十。要知生死见交情,两载淹留归未得。
孤儿有托女有归,余亦兴怀歌式微。悲来纵笔写情曲,九原杳杳心相知。
沩山人日马蹄忙,悬胜轻寒剪剪黄。閒笑梅花无媚骨,至今不洗寿阳妆。
隔宵相约戴星行。醉难成。梦难成。草草妆梳、吹烛等鸡鸣。
不是征人留不住,有无数,暗愁生。
芙蓉湖水接天平。望归程。算归程。帆饱东风、已过短长亭。
多谢龙山相送远,林缺处,一螺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