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七岁时,见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云。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北邙边、高低丘垄,纵横无数羊虎。玉鱼金碗何时葬,又见断碑如础。
魂自语。须认取、文章功业难凭据。白杨老树。战一片秋声,向人头上,飒飒作凉雨。
西州路,败笠青衫羁旅。缁尘扑面来去。黄芦苦竹千秋恨,都付纸钱飞处。
天已暮。想入夜、云旗风马精灵度。荒凉三户。共塳上狐狸,山中木客,同结岁寒侣。
山坑新垩亭,我从唐坞来。衣上湿犹雨,舆底声真雷。
人家沿山边,青松屋上哉。转径岭成夹,大江中间开。
江以雨始大,滥觞源斟杯。出三天子都,两崖浸崔巍。
厓上短短松,绿满疑莓苔。雨刷沙入江,刻露松根荄。
生气自黏壁,养以雾与霾。此松与此石,得雨结之胎。
孤壁下落江,径乱行客猜。盘屈厓底树,浮草挂作堆。
窃恐雨不休,无路缘石隈。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酬答恩慈,百无一可。先生若曰,惟孝则颇。
儿不愿致千金富,儿不愿觅万户侯,但愿长侍父母之春秋。
风雨一庐,父老而病。儿与父母,相依为命。父病儿忧千种并。
一方洞见儿能医,祇为天亲意转疑。陈牲酒,祷神祇,血痕缕缕泪丝丝,回思心骨悲。
小人有母,又为造化小儿苦。手足拘挛两不良,声声愁绝听喔咻。
儿手代母肱,儿足代母股。儿在母旁,母疾二分愈。
鸡三号,更五鼓,药鼎茶铛终夜伍。人怜一十八年长,儿恨一十八年光阴箭去弩。
人绘先生事,我绘先生心。先生有知,许我知音,此意还质吾江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