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元修广文入山话旧 其四

松寮一宿去匆匆,江上回舟趁好风。归去若逢贤地主,漫云城外有山翁。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新贵纷纷竞著鞭,明公于此独恬然。未曾批敕中书考,先判天官二十年。

一笼金线拂弯桥,几被儿童损细腰。
无奈灵和标格在,春来依旧褭长条。
桂水饶枫杉,荆南足烟雨。犹疑黛色中,复是雒阳岨。
东邻美女实名倡,绝代容华无比方。浓纤得中非短长,
红素天生谁饰妆。桂楼椒阁木兰堂,绣户雕轩文杏梁。
屈曲屏风绕象床,萎蕤翠帐缀香囊。玉台龙镜洞彻光,
金炉沉烟酷烈芳。遥闻行佩音锵锵,含娇欲笑出洞房。
二八三五闺心切,褰帘卷幔迎春节。清歌始发词怨咽,
鸣琴一弄心断绝。借问哀怨何所为,盛年情多心自悲。
须臾破颜倏敛态,一悲一喜并相宜。何能见此不注心,
惜无媒氏为传音。可怜盈盈直千金,谁家君子为藁砧。

爰植梧桐,以待凤凰。有何燕雀,自称来翔。何不弹射,使还故乡。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圣主开东阁,群贤已满朝。早骖孤凤尾,侧目望云霄。

逐客滇南郡,云天此路长。高秋行万里,落日泪千行。

作赋投湘水,题书寄夜郎。殊方气候异,去矣慎风霜。

野树疏藤覆夕阴,半池残水夏凉深。相思护度空惆怅,林下何时再盍簪。

玄晖工画山,最识山之趣。
每言笼朝云,乃是奇绝处。
君家结幽亭,两峰正当户。
窣堵冠其巅,云中双笔露。
宗老为扁名,得自昌黎句。
相当卷书坐,埚篪递吟赋。
是时神宇泰,白云未飞去。
滃然截山腰,素练初横布。
须臾朝阳升,景象几更互。
盘旋宛游龙,披离擘轻絮。
春澌苒而泮,青烟惟一缕。
霏微辨冈峦,历落分岛屿。
露晞如膏沐,苍翠尽还故。
松针与篁丛,贯穿珠无数。
应接良不暇,诗料亦既富。
只忧红尘生,分我淡思虑。
更须清夜来,四更看月吐。
睹尘世,人人尽总半芳容。*珠珍金玉,绫罗锦乡情?。儿女妻孥共团聚,管弦歌舞罗时从。没休歇,昨夜今宵来晚,重重??。日常做,怎得回头省悟,深洒直待阴公。取来恁则方忡。千状悲颜钉心剑,百端愁思敛眉峰。见追贴,慈番悔恨,难已藏踪。
百年犹恐没人知,名字仍交厅胁题。
入水入泥难放牧,仰山只得半边骑。

黄帽青鞋何处寻,道人高卧南山阴。閒诵维摩一百偈,白雪床前三尺深。

树色未啼鸟,桨声初度航。
客灯青映壁,城角冷吹霜。
飘泊年来甚,羇游情易伤。
年丰清颍尾,吾计亦差良。

玄符昭景历,茂实偶英声。长为南山固,永与朝日明。

自笑平生。一事无成。险阻备经。记丁年去国,干戈扰攘,囗囗囗囗,踪迹飘零。鲁道尘埃,齐封景物,旅况悠悠百恨增。斜阳里,对西风洒泪,魂断青冥。家园未得躬耕。又十载羁栖古魏城。念拙谋难遂,丹心耿耿,韶华易失,两鬓星星。五亩桑田,一区茅舍,快兴溪山理旧盟。桥边柳,安排青眼,待我归程。
海冻珊瑚万里沙,炎方六出尽成花。
洛阳纵有行春令,谁问袁安处士家。
旧诗零乱满藤床,绿映帘深一缕香。
午梦惊回槐国远,浮生消得几斜阳。

往来不特地之灵,西有长庚一点星。九路大开行省府,几人争看小朝廷。

只消馀力镇衡岳,许大先声到洞庭。净洗甲兵从此去,烦公更为挽沧溟。

长铗归来兴已慵,却依愚谷驻飞蓬。秋风落日催霜鬓,雨夜寒灯对壁虫。

寂寞杨雄谁问字,咄嗟殷浩漫书空。烦君远念山中客,并局联篇恨莫同。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