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诸友招饮病体未赴 其二

始拟户常关,归身反未闲。一秋农自去,竟日鸟俱还。

落树出平野,澄潭入晚山。登高虽此月,知濯亩中颜。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猜你喜欢
楚国封疆最上流,夹江分命两诸侯。
何年南狩牙樯出,六月西来雪浪浮。
夏口楼台南夕望,晴川风物待春游。
可能频度渔阳曲,不负当年鹦鹉洲。
客从东方来,喜甚屐折齿。
鼎烹石乳精,谈笑秋月里。
中有八十翁,宴坐维摩椅。
遁泽瑚琏器,玉瓒间罍洗。
立斋持修绠,汲汲古井水。
参也鲁依然,商声从曳屣。
翘首诸俊游,霹雳烧蛇尾。
双鸾辉九苞,翩翩夺栖枳。
桐阳有卧龙,共蹋风云起。
翁当沽美酒,炰鳌脍锦鲤。
汝父诚有罪,汝母孝且慈。
独不为母计,仓皇去何之。
一片亭亭空凝伫。趁西风霓裳偏舞。白鸟惊飞,菰蒲叶乱,断续浣纱人语。
丹碧驳残秋夜雨。风吹去采菱越女。辘轳声断,昏鸦欲起,多少博山情绪。

去年花比今年蚤,今年人比去年老。尽道人老不如旧,谁信旧人老亦好。

秋菊总开旧岁花,人今但把新人夸。不见旧日龙山帽,至今犹共说孟嘉。

去年我犹在阴山,今年尔复在江南。傍人错指前身是,一是文殊一瞿昙。

花开于我复何有,人世那堪逢重九。举头望见钟山高,出门便欲跨牛首。

袁生袁生携我手,欲往何之仍掣肘。虽有谢公墩,朝朝长在门。

虽有阶前塔,高高未出云。褰裳缓步且相随,一任秋光更设施。

天生我辈必有奇,感加雅意来相期。入门秋色上高堂,烹茶为具呼儿郎。

欢来不用登高去,扑鼻迎风尊酒香。子美空吟白发诗,渊明采采亦徒疲。

何如今日逢故知,菊花共看未开时。

松柏附以萝,浮云恋清波。万里远结交,三岁日已多。

何为双黄鹄,分飞山与河。岂无盈觞酒,对之不能歌。

中心怆离居,徙倚将如何。

痴云驾日日为黄,白光半夜漏东方。
广寒兔老玉发蜕,一箭刚风落人世。
锦宫肉屏兔汗溶,酒如春江饮如虹。
彩鸾帘额不受卷,酒面洗作梨花风。
阶前狮子积不坏,十日璚田换尘界。
金钲取挂扶桑晓,照见璚田出寒莩。

妾有嫁时镜,皎皎无纤滓。照妾芳华年,涂泽如花美。

郎行向天涯,岁月忽踰纪。空闺生远愁,妾容为谁理。

妾容匪金石,宁复昔时比。重拂故匣看,炯炯光不已。

人情重颜色,反目如覆水。愿郎待妾心,明与镜相似。

久旱始足雨,畦圃新料理。秋茄尚入馔,晚菘能败齿。

万钱固无相,三韭聊自诡。抱瓮岂忘勤,移家嫌近市。

冷云漠漠护篱阴,潇洒苔枝出竹林。
影落寒矶和雪钓,香浮老瓦带春斟。
几凭水驿传芳信,祗许沙鸥识素心。
回首西湖千树远,扁舟寂寞梦中寻。

弭节驰旸谷,照槛出扶桑。园葵亦何幸,倾叶奉离光。

饮伯头,些伯鬼,伯死宁知头作器。
玉盘酒滴猩猩红,血波倒浸泥丸宫。
雷吼无声电睛坠,伏犀骨断漆花腻。
老龙一吸银海涩,饮阑掷杯怒发立,英魂夜半不敢泣。
君不见君漆头,臣漆身,恨君蓝台争谏臣。
东楚复西秦,浮云类此身。关山劳策蹇,僮仆惯投人。
孤客来千里,全家托四邻。生涯难自料,中夜问情亲。

秋声何凄清,栖禽夜勿惊。我生逢百忧,感此涕自零。

涕零可奈何,思君若流波。暂别伤契阔,永离况泉穴。

房栊来悲风,虚空自生寒。忆昨梦寐中,仿佛睹君颜。

惕寤无所见,形影空自怜。冥冥泉下人,曷云复来还。

君往不复还,余生岂能延。寄居当几时,忧患在其间。

昊天实为之,为之复何言。

乾坤未息战,廊庙尚论兵。赤子理难弃,黄图势必争。

龙髯怀往事,虎口脱馀生。梦熟儿时景,依然旧太平。

鼓棹辞西粤,开帆趁北风。水声飞弩下,山势斗鸡雄。

雨歇秦关外,秋深蜀道中。稻粱谋故拙,吾愧信天翁。

桥上长廊建,春流活活经。柽开闲卜雨,萍裂偶窥星。

鱼气连云起,泉声俯槛听。坐来濠濮想,花满夕阳汀。

梦游故国人仍独,春到空梁燕自双。云淡星疏祇见斗,浪平风定不闻江。

五更鼓角缠孤枕,千里关河入破窗。落尽好花春又老,依然尘土暗金杠。

取不得舍不得,不可得中只么得。万籁收声兮万象自闲,秋水吞空兮秋天一色。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