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四十三

两月河流乾欲断,南雄消息了无闻。苦无良策开道路,时复北望瞻风云。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猜你喜欢
洛城本天邑,洛水即天池。君王既行幸,法子复来仪。
虚室香花满,清川杨柳垂。乘闲道归去,远意谁能知。

苏卿仗汉节,十九岁华迁;管宁客辽东,亦阅十九年。

还朝千古事,归国一身全。予独生不辰,家国两荒烟;

飘零近廿载,仰止愧前贤!岂意避秦人,翻作楚囚怜!

蒙头来故里,城郭尚依然;彷佛丁令威,魂归华表巅。

有腼此面目,难为父老言;智者哀我辱,愚者笑我顽。

或有贤达士,谓此胜锦旋。人生七尺躯,百岁宁复延!

所贵一寸丹,可与金石坚。求仁而得仁,抑又何怨焉!

鸣佩下紫霄,岩岩府中趋。冠盖灿以繁,群吏肃前隅。

晨风振远楹,宿鸟鸣高梧。起步吏不惬,叹此中怀孤。

杨雄草太玄,相如奏子虚。执戟亦云晚,游梁意何迂。

西京有七贵,黄金步天衢。朝欢浃车马,夕燕纷笙竽。

富贵讵可常,为乐亦须臾。嗟彼荣华观,耽此寂寞涂。

取舍一何戾,志各有所须。烈士多苦心,斯言良不诬。

饮水虹明,蒸山霞烂,乱帆争渡津门。离人向夕,无绪对芳樽。

几上层楼极目,疏林外、落照缤纷。空凝望,天边白苧,烟雨锁空村。

羁魂。飞欲去,清江千里,南北中分。怅瑶琴徒在,锦瑟空存。

肠断萧娘一纸,罗巾剩、万点檀痕。凭传语,玉儿憔悴,终不负东昏。

嫩鹌鹑斗不相降,野鸳鸯飞不作双。昔年挑冰上雪岭,今年贩水下长江。

浅浅水,断又续,在山清,出山浊。
曲曲折折难回头,呜呜咽咽日夜哭。
问伊伤心何其多,悔恨当初出幽谷。
月沈花谢事堪伤,春树红颜梦短长;
只有绣床针线在,残绒留得口脂香。

快饮休嗔急管催,昔人不饮已成灰。转头晚景无多子,屈指春风又几回。

拨闷直须烦曲蘖,和羹宜且买盐梅。莫言两手浑无用,花下犹堪把酒杯。

点画分明印碧空,回鸾返鹊势差同。月边映得银钩体,雪里摹成玉箸工。

断续似经秦火后,悲凉如在楚词中。愁人笔砚俱荒废,倩写相思寄便风。

修夜家无为。独步光庭侧。仰首看天衢。流光曜八极。抚心悼季世。遥念大道逼。飘飘当路士。悠悠进自棘。得失自己来。荣辱相蚕食。
朱紫虽玄黄。太素贵无色。渊淡体至道。色化同消息。

名都一何绮,春日吐光辉。高楼云母扇,复殿琉璃扉。

昭仪同辇出,高安连骑归。欲知天子贵,千门应紫微。

岂无一弓地,载子三世碑。
碑端语云云,碑下冢累累。
白杨秋气深,碧草春露滋。
翻怜会稽山,禹穴不得窥。

亭倚高山山与齐,寄身天地此攀跻。云边野树迷晴色,夜半天鸡促晓啼。

舍矢犹馀当午兴,挥毫急记下车题。夕阳骑散方音寂,一榻梨花傍雪栖。

割肉携归洵足豪,细君畅好共持醪。汉廷枚马皆厮品,不及东方待诏高。

门外惊风吹细沙,入门水气湛清华。
呼童试向林间看,岩桂应开第二花。

对此归飞燕,佳人懒织缣。曲房搴锦帐,夕殿下珠帘。

泛艳回烟翠,余花落镜奁。衔泥巢君屋,无故坐相嫌。

此身西复东,何计此相逢。梦尽吴越水,恨深湘汉钟。
积云开去路,曙雪叠前峰。谁即知非旧,怜君忽见容。

读罢閒将绣枕欹,书声歇处漏声迟。风来竹院一堂韵,月照芸窗两地思。

碧简多情容我伴,青灯有味许君知。重重别绪绵绵道,樽酒何时共论诗。

迎得君来复送君,樱桃花发又经春。
谁知万里南征客,却向滇阳作主人。
◎杂咏
幽轩名寂照,四海坐中閒。
景物有迁色,主人无异颜。
野泉澄槛外,香蔼起帘间。
凉夜谁相问,寥寥月满山。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