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三十九

贼兵如入无人境,村落多为失主民。束手待看台领破,班超介子果何人?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猜你喜欢

铁壁能逃劫火烧,金绳几缚锦囊苞。彩鸾《诗韵》《公羊传》,颇有唐人手笔钞。

节是花朝,地是姑苏,天又新晴。见参差画鹢,红栏粉幔,娇娆飞燕,翠袖银筝。

众里一人,悄焉自惜,出匣圆冰响一声。玲珑甚,为绿窗浸水,觑得分明。

酒潮潋滟初生。便周昉丹青写不成。正画眉桥畔,簸钱年纪,茨菰湾后,撩鬓心情。

百幅鹅黄,半篙莺脰,碧浪东吴处处平。谁藏取,又一轮春水,纤笋斜擎。

画笔诗心秀气钟,含毫不待守南宗。罗江娇女閒调粉,夺得清湘雪后峰。

苌弘谋周室,愤血死犹碧。子胥殒吴门,江水为之逆。

精能动天地,忠不谕两国。九鼎既西逝,姑苏亦东侧。

偷容习为俗,万世未遽易。形势驱使然,生民岂恶直。

裂帛通波,褰裳唤侣,望极瑶池路近。尘不到、冰奁半展,露微泫、粉靥未褪。

是何年、锦幄牵丝,占画里、三十六陂芳讯。看倚盖亭亭,鸳鸯无数,未许凌波人问。

拗折西风丝寸寸。漫觅醉仙浆,碧筒深引。霓裳舞、今宵叠遍,槃泪影、明朝吹尽。

尽相思、太液秋容,但坠粉空房,石鳞沈恨。怕玉井峰头,月昏烟淡,翠被馀香愁损。

翩翩沙际鸟,冲雨去何之。羡杀前汀鹭,翛然立水涯。

从事愁见拘,波臣苦遭荡。蝈氏群处囊,悲鸣更相仗。

寄书已成悔,见梦徒增妄。数钱赎尔至,缚解羁囚放。

困极势未遒,苏余气仍壮。衔恩未忍去,故作三回望。

何方绝网钓,何去保无恙。感激见深衷,迟疑抱遐怅。

赠尔金口言,努力此回向。耨水具功德,莲花好安养。

微施岂怀报,往矣慎波浪。群蛙犹有情,鼓吹西窗傍。

少妇登舟去,风涛不可支;眩眸逢蝄蜽,艳质嫁蛟螭。

尽室为迁客,招魂复望谁;化成精卫鸟,填海有馀悲。

一别相如直至今,床头绿绮暗生尘。
当年自是文君误,未必琴心解挑人。

龙冈高插青冥起,蟠根下侵太湖水。叶氏仙巢何氏留,全家真在桃源里。

山间种稻湖边鱼,山人读尽山中书。青松落影琐窗户,白云拂地藏幽居。

可叹南阳卧龙客,起来叱咤收英杰。风雨年年撼草庐,竟从巴蜀开王国。

我亦燕郊谒帝乡,常山走老鬓如霜。何时为访仙人去,龙卧湖边万仞冈。

昔日读书处,绿萝映草堂。风尘惊岁隔,梦寐入宵忙。

拟作丸中舍,更寻物外方。兹心恐未遂,临眺独徬徨。

何补饥寒计,椠铅宵更忙。穷来通世味,长去恋时光。

霜重夜深白,月斜林际黄。待明堪一卷,清漏未渠央。

流水数家村,青山白云坞。春晚落红深,夜寒溪上雨。

烽火连连动九秋,赤眉闻说躏常州。家山迢递长年别,骨肉分离几处愁。

竖子剖符游釜底,庸臣持节饮刀头。牛衣空作忧时语,回首关河涕泗流。

万岁桥山路,三春草木青。
乾坤黄钺在,风雨翠华扃。
北极通群帝,中天觐百灵。
当时貔虎佐,一一扈青冥。

石笋排空山骨清,范公祠庙俨峥嵘。独从天下关忧乐,尚想胸中富甲兵。

晚穗迎霜遗断陇,寒乌啼日傍丹楹。先皇银榜龙章在,红树阶前交映明。

妾颜初如花,妾心已如石。定情双妍姿,不忍君归见衰色。

妾颜当彫心不移,妾身亦化君始知。冰为肌,草为鬓,山头无人寄君信。

妾意浅,君心深,恐君复化填海禽。冤禽来衔石方动,不作巫云入君梦。

劲节傲风霜,出花粲琼玉。春满九霞觞,罗浮新酒熟。

玉屑装龙脑,云衣覆麝{左月右斋}。
何堪夜来雪,香色两凄迷。

谩驱羸马走西东,十里官亭万里通。巨镇已更今日邑,穹碑犹载昔贤功。

依依杨柳妆春色,漠漠埃尘起暮风。遥忆宋家三百载,不将长剑倚空同。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