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题五友五首 其五 菊

未到高秋有别情,新丛簇簇傍阶生。归心不待花重发,留与新知作眼明。

薛瑄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十六卷。
  猜你喜欢
若说故园景,何止可消忧。买邻谁欲来住,须把万金酬。屋外泓澄是水,水外阴森是竹,风月尽兜收。柳径荷漪料,灯火系渔舟。
且东皋,田二顷,稻粱谋。竹篱茅舍,窗户不用玉为钩。新擘黄鸡肉嫩,新斫紫螯膏美,一醉自悠悠。巴得春来到,芦笋长沙洲。
海上楼台,壶中日月,乍觉挈来平地。熙熙鸡犬,.簇簇僮奴,亦自有登天志。知是仙官,出应亨期,因识前修风味。看纵横才美,雍容谈笑,一团和气。
钟秀处、雪洁霜□,梅清竹瘦,占尽小春佳致。笙歌韵溢,锦绣香浓,饮少未妨欢醉。好在双椿,伫看丹桂分折,芝庭兰砌。向游惟功行,和羹勋业,共传家世。
(古有理王,能守清一以致无刑,故为《至理》之诗
一章三韵十二句)
理何为兮,系修文德。加之清一,莫不顺则。意彼刑法,
设以化人;致使无之,而化益纯。所谓代刑,以道去杀。
呜呼呜呼!人不斯察。
爱日。报疏梅动意,春前呼得。书栋晓开寿域。度百和温馨,霜华无力。斑衣翠袖,人面年年照酒色。环四座、璧月琼枝,恍然江县拟乡国。
闻道抚、东岩旧迹。又殊胜、谢家清逸。知与桃花笑了,定何似青鸟,层城消息。他年妙高峰上,优昙会堪折。拥轻轩、未妨游戏,看取朱轮十。
十二峰头秋草荒,冷烟寒月过瞿塘。
青枫江上孤舟客,不听猿啼亦断肠。

人言双车轮,可以生四角。人言方寸内,可以起五岳。

丈夫未得志,文采从驳荦。往往见轗轲,行行自吟踔。

纵穷阿井胶,莫止黄河浊。之子骐骥姿,望古振高躅。

六辔既如丝,千里岂云邈。南来溟海上,为日不数数。

言寻朱明天,丹砂师抱朴。著论等逍遥,儒墨供剽剥。

况复富于年,足用竟其学。胜赏每登临,大雅相磨琢。

彼此互唱酬,古今屡扬搉。如何欢会地,告别殊刺龊。

离舟系叶儿,归马歌皇驳。犹馀柏叶酒,初度春王朔。

九州虽比邻,中心能不懪。岭路雪岧峣,江涛时萦灂。

既抱连城珍,会待成风斫。力田必有秋,至道不盈握。

勉矣树令名,天休日滋渥。

不分麞头爱虎头,世间能有几封侯。
何如静去修天爵,此贵人人可得求。

邂逅东藩仅一年,先生何事著归鞭。曾闻碧岫云藏屋,见说清溪月满船。

归老会寻山水乐,声名不让古今贤。遥知林下徜徉处,犹起丹心忆九天。

箫鼓嗷嘈士庶喧,苦留无计共攀辕。推袁志切门墙远,说项情殷奖誉繁。

未得黄金摹贾岛,聊思彩线绣平原。乡愚此后空翘切,不复慈云护覆盆。

山外原无地,山头尚有田。刀耕农当锸,火种野多烟。

灌溉难为力,荣枯只问天。传闻春夏日,比岁雨绵绵。

杨子为郎鬓未皤,旋开小室枕岩阿。江如赤壁英雄少,山似新亭感慨多。

林末涛波来一壁,云边龛赭澹双蛾。衰年不减登临兴,拟待清秋著屐过。

蝉性极清高,愁吟类楚骚。炎天风露薄,度日亦嗷嗷。

昔类红莲草,自玩绿池边。今如白华树,还悲明镜前。

壮心欲何在,馀日乃西迁。清樽不复乐,蓬鬓岂还妍。

何时始移根,今日已映坐。沐露欲五寸,出草先几个。

林深带宿润,湑湑垂白唾。欣然千丈意,郁勃不可挫。

我无定居地,此计恐成蹉。他年欲待阴,日月当已过。

桑麻要生养,文字迫寒饿。柳传未可学,泛书真足课。

如何抱空疏,矧复习痴惰。嗜饮此山水,五岁饱高卧。

君看重来时,风雨夜相和。

梦觉有奇事,淅沥高瓦鸣。焦枯岂云润,且欣闻雨声。

秋稻既无及,蔬麦犹可耕。侧耳恐复止,愿望深中情。

向来春夏交,流潦高入城。秋旱理宜有,天道良难平。

大钧转万物,旋斡势孔轻。仙瓢贮海水,安得尽注倾。

辟奏来从旧所知,蜀天万里去嫌迟。
青油幕建万寮贵,锦领首参小校随。
千古泪痕诸葛事,十分行色杜家诗。
益州别驾如相问,为说思君草檄时。
绿槐疏影满花砖,首夏清和未暑天。
进食门前金合人,唐装宫女听传宣。

春来开得花成绮。遥忆美人睽万里。天涯同是客中身,好梦何曾空度拟。

双鱼未寄雄州水。欲整瑶琴愁待理。夜来吹雨散芭蕉,故作寒声惊客耳。

鹿耳潮来急,天门此要津。奇观开万古,好景在三春。

日暖涛翻雪,风和浪跃鳞。茫茫穿港口,滚滚拥江滨。

水鸟随波至,渔舟向岸臻。登楼时一眺,远望正宜人。

一路寒泉送客程,离亭回首隔山城。秋从黄叶声中老,人向青山缺处行。

几片闲云供画本,一林落日待诗成。来时记得留题处,尚有残尊慰客情。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