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谁吟思苦。初凉夜气,最深庭宇。梦断仙云,鹤在琼楼何处。
记否回栏倚并,点衫上、桐花如雨。堪剩许。背奁冷照,移来偏屡。
剧怜瘦减潘郎,寄碧海青天,此情终古。镜样空圆,眉样也因谁妩。
者夕孤衾况味,算拚与愁蛩低诉。声未住。墙阴又鸣邻杵。
一纪禆鸿化,千龄从列仙。至仁高协帝,厚德远参乾。
验寡亲尝药,恩深欲报天。为殚臣庶泪,朝雨助潸然。
八座方登政事堂,一麾却佩郡侯章。求闲宛转常虞谤,治剧从容岂厌忙。
老去昔游君尚记,梦回陈迹我俱忘。相从且共衔杯乐,世路争名巧中伤。
皎皎白驹,食我场苗。絷之维之,以永今朝。所谓伊人,于焉逍遥?
皎皎白驹,食我场藿。絷之维之,以永今夕。所谓伊人,于焉嘉客?
皎皎白驹,贲然来思。尔公尔侯,逸豫无期?慎尔优游,勉尔遁思。
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