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流江

勾漏山前一色秋,蘋花开处送孤舟。人言湘水偏流北,不道漓江亦北流。

广东顺德人,字承孟。隆庆元年举人。任武缘知县。有《句漏集》。
  猜你喜欢
去越从吴过,吴疆与越连。
有园多种橘,无水不生莲。
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
此中偏重客,君去必经年。
吾家老茅屋,破漏尚可住。
门前五巨樟,枝叶龙蛇舞。
半空隔天日,六月不知暑。
西照坐东偏,南薰开北户。
胡为舍是居,受此炮炙苦。
西向轮台万里馀,也知乡信日应疏。
陇山鹦鹉能言语,为报家人数寄书。

惠山以泉鸣天下,早岁独游谁见迓。解衣小坐漪澜堂,惟爱清泠盈石罅。

识君恨晚小十年,好事重来览台榭。楼廊墙宇互遮蔽,名胜翻憎困构架。

贵游子弟岂知山,徒侈祠堂竞陵跨。稍登高处始出世,郁郁郊原尽桑柘。

锡山一峰伏复起,断塔著天如仰射。河流城市相掩映,遥指帆樯认湾汊。

茧稻岁易六百万,富甲数郡真可霸。既富教之古有云,成俗方看待文化。

桥头从倚恋山色,窥客时时过娇姹。诸君娱我期尽欢,画舫清歌入深夜。

此游乐甚当再来,谋为东坡筑精舍。

所翁先生人中龙,豪气下吞江海空。
当其得意作龙首,老手直与神天通。
雄辞妙语层层出,醉中千幅笔一息。
不遇先生大醉时,人间安肯留真迹。
先生往往自写真,非龙之龙盖其人。
请君什袭宝此墨,此翁此黑不易得。

陆家园里千株杏,处处花开不待春。种树由来还种德,枝头颗颗总含仁。

得汝抄书心自喜,古来清白绍家难。
谁知向老秋灯下,一见亲踪不忍看。
石巩张弓,鲁祖面壁。
正令不行,拗曲作直。

分明笔仗影依稀,惊阵啼鸦散夕晖。去国元同千古恨,抱琴应共九泉归。

才高柳絮馀香沈,命薄桃花卸舞衣。泪眼相逢何日事,一声鼙鼓各魂飞。

天外帆,何翩翩,海鸥沙鹄同流连。晴空弄影水花乱,阴昼缚风地轴旋。

蜀缆吴樯几千里,上濑鸣滩自邻比。官网横被垂天云,私艇斜行贫市第。

官网私艇日来往,为问南风今几两?得时真不羡鸿毛,失势终需赖橹桨。

芦台小邑障江侧,作馆临江阚江色。月华渐上箫鼓停,帆集西皋森列戟。

我来待月升其堂,千旌宛在堂东墙。侵晓悠悠自来去,画图何减悬潇湘。

画图可羡亦可叹,世事人情几更换。岸头历历百丈夫,终岁无衣月无粲。

已牵军器重如山,更放冰鲜疾似弹。庙堂尽是舟楫才,谁向江干念荒旱?

强饭能驱病,禁寒惯典衣。打头朝雨下,梳发旅尘飞。

潮影白沈屋,石苔青刺扉。无人慰寥落,梁燕故依依。

根尘积习亘须弥,好事从来总未知。蒲柳已惊秋向晚,膏肓长恐病难医。

静扃玉户应无漏,密注金轮会有期。感激至言惭复喜,会当铭镂绝邪思。

山前山后是青草,尽日出门还掩门。
每思骨肉在天畔,来看野翁怜子孙。

万里回乡道路难,秋江买棹水漫漫。征帆未挂心先怯,数向舟人问险滩。

万死间关抗虏尘,廿年北海未亡身。牧羊不羡弥山富,仗节惟拚齧雪贫。

已分此生甘苜蓿,岂知他日画麒麟。河梁相向䧏奴泣,白发怜看汉老臣。

来是空言去绝踪,峡云无迹任西东。应知御史归天上,只在襄王忆梦中。

立马望云秋塞净,分曹射覆腊灯红。须知此恨消难得,云想衣裳花想容。

碑同岘首千年石,诗到夔州十绝歌。他日巴人怀叔子,时时解著手摩挲。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延陵有宝剑,价重千黄金。

观风历上国,暗许故人深。

归来挂坟松,万古知其心。

懦夫感达节,壮士激青衿。

鲍生荐夷吾,一举置齐相。

斯人无良朋,岂有青云望。

临财不苟取,推分固辞让。

后世称其贤,英风邈难尚。

论交但若此,友道孰云丧。

多君骋逸藻,掩映当时人。

舒文振颓波,秉德冠彝伦。

卜居乃此地,共井为比邻。

清琴弄云月,美酒娱冬春。

薄德中见捐,忽之如遗尘。

英豪未豹变,自古多艰辛。

他人纵以疏,君意宜独亲。

奈何成离居,相去复几许。

飘风吹云霓,蔽目不得语。

投珠冀相报,按剑恐相距。

所思采芳兰,欲赠隔荆渚。

沉忧心若醉,积恨泪如雨。

愿假东壁辉,馀光照贫女。

  世人之所共嗜者,美饮食,华衣服,好声色而已。有人焉,自以为高而笑之,弹琴奕棋,蓄古法书图画。客至,出而夸观之,自以为至矣。则又有笑之者曰:“古之人所以自表见于后世者,以有言语文章也,是恶足好?”而豪杰之士,又相与笑之,以为士当以功名闻于世,若乃施之空言,而不见于行事,此不得已者之所为也。而其所谓功名者,自知效一官,等而上之,至于伊、吕、稷、契之所营,刘、项、汤、武之所争,极矣。而或者犹未免乎笑,曰:“是区区者曾何足言,而许由辞之以为难,孔丘知之以为博。”由此言之,世之相笑,岂有既乎?

  士方志于其所欲得,虽小物,有弃躯忘亲而驰之者。故有好书而不得其法,则椎心呕血几死而仅存,至于剖冢斫棺而求之。是岂声、色、臭、味足以移人哉。方其乐之也,虽其口,不能自言,而况他人乎?人特以己之不好,笑人之好,则过矣。

  毗陵人张君希元,家世好书,所蓄古今人遗迹至多,尽刻诸石,筑室而藏之,属余为记。余,蜀人也。蜀之谚曰:“学书者纸费,学医者人费。”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世有好功名者,以其未试之学,而骤出之于政,其费人岂特医者之比乎?今张君以兼人之能,而位不称其才,优游终岁,无所役其心智,则以书自娱。然以余观之,君岂久闲者,蓄极而通,必将大发之于政。君知政之费人也甚于医,则愿以余之所言者为鉴。

  微信小程序
© Copyright 2021-2024 www.ayiya.cn 版权所有  蜀ICP备2021021491号-1邮件:fengxin1357@163.com
进入小程序
领美团红包